《鬣》的组词大全100个

鬣刺、 鬣封、 鬣戟、 鬣毛、 鬣狗、 鬣疬、 鬣般、 鬣葵、 鬣鬃、 鬣鬣

三鬣松、 长鬣公、 雨鬣霜蹄、 马鬣一滴、 马鬣坟、 马鬣封

兔鬣、 刚鬣、 奋鬣、 尾鬣、 朱鬣、 松鬣、 毛羽鳞鬣、 毛鬣、 狎鬣、 猪鬣、 繁鬣、 翆鬣、 翎鬣、 虾鬣、 豕鬣、 针鬣、 长鬣、 雾鬣、 青鬣、 须鬣、 风鬣、 马鬣、 髯鬣、 鬃鬣、 鬓鬣、 鬣鬣、 鬵鬣、 鱼鬣、 鲸鬣、 鳍鬣、 鳞鬣、 龙鬣

鬣拼音 liè    鬣部首 髟 鬣笔画 25 注音 ㄌㄧㄝˋ    繁体字 鬣 部首笔画 10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折折折竖折撇捺横折捺捺折捺捺折 鬣的意思、基本信息 鬣五笔86:DEVN 鬣五笔98:DEVN 五行:火 UniCode:U+9B23 四角号码:72712 仓颉:SHVVV GBK编码:F7E0 规范汉字:6494 鬣的解释


liè   ㄌㄧㄝˋ
◎ 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鬣鬃。刚鬣。
◎ 鱼颔旁小鳍。
◎ 〔鬣狗〕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斑点,多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吃兽类尸体腐烂的肉。
◎ 扫帚的末端。

英文翻译


mane

鬣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liè 
〈词性:名〉
(1) 某些哺乳动物颈上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mane]
鬣,发鬣鬣也。——《说文》
鬣,毛也。——《广雅》
豕曰刚鬣。——《礼记·曲礼》
白马黑鬣骆。——《尔雅》
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左传·定公十年》
麦苗浅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以猪鬣撩拨。——《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狮子的鬣;鬣鬣(头发向上直竖的样子)

鬣的汉语字典

[①][liè]
[《廣韻》良涉切,入葉,來。]
亦作“1”。亦作“鬛1”。
(1)长而硬的胡须。
(2)马颈上的长毛。
(3)泛指动物头、颈上的毛。
(4)鱼鳍。
(5)鱼的计量单位。
(6)植物花、叶、穗芒形状如马鬃的。
(7)扫帚。
(8)用同“鬎”。参见“鬣鬁”。

音韵参考

[广 韵]:良涉切,入29葉,liè,咸開三入鹽A來
[平水韵]:入声十六叶
[粤 语]:lip6

鬣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髟字部】 鬣;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457第1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良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涉切,?音獵。【說文】髮鬣鬣也。从髟,巤聲。或作㲱䝓。【廣雅】鬣,髦也。又【玉篇】長須也。【左傳·昭七年】使長鬣者相。 又馬領毛。【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 又豕也。【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禮·曲禮】豕曰剛鬣。 又帚端。【儀禮·旣夕】埽者執帚垂末內鬣從。【禮·少儀】拚席不以鬣。 又【增韻】凡魚龍頷旁小鬐皆曰鬣。 又【集韻】弋涉切,音葉。亦帚端。
考證:〔【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繁鬣。〕 謹照原文繁鬣改蕃鬣。 鬣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