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的组词大全100个

颊上三毛、 颊上三毫、 颊上添毫、 颊囊、 颊带、 颊权、 颊涡、 颊肌、 颊胲、 颊腮、 颊舌、 颊车、 颊辅、 颊适、 颊颧、 颊食

口颊坏疽、 尺颊生香、 拄颊看山、 马颊河、 黄颊鱼、 齿颊挂人、 齿颊生香、 齿颊香

丰颊、 丹颊、 口颊、 头颊、 弄颊、 怒颊、 批颊、 披颊、 拄颊、 搏颊、 曲眉丰颊、 曾颊、 杏腮桃颊、 柳颊、 梅颊、 梨颊、 泚颊、 牙颊、 犀颅玉颊、 玉颊、 缓颊、 胲颊、 脸颊、 腮颊、 腾颊、 谗颊、 赤颊、 赪颊、 趙颊、 辅颊、 门颊、 面颊、 頩颊、 顉颊、 颏颊、 颐颊、 颧颊、 马颊、 黄颊、 鼓颊、 齿颊

颊拼音 jiá    颊部首 页 颊笔画 12 注音 ㄐㄧㄚˊ    繁体字 頰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捺撇横撇捺横撇竖折撇捺 颊的意思、基本信息 颊五笔86:GUWM 颊五笔98:GUDM 五行:木 UniCode:U+988A 四角号码:51882 仓颉:KTMBO GBK编码:BCD5 规范汉字:2597 颊的解释


(頰)
jiá   ㄐㄧㄚˊ
◎ 脸的两侧:脸颊。双颊。颊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润色,描写生动)。

英文翻译


chap   cheek   gena

颊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頰 jiá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2) 同本义 [cheek]
颊,面旁也。——《说文》
咸其辅颊舌。——《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戎昱《闺情》
(3) 又如:颊辅(面颊);颊适(容貌调适,没有迎拒的表情);颊车(下牙床骨;牙慧,蹈袭陈言);颊颧(颊权。颧骨)
(4) 侧,旁边 [side]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宋· 文同《湖桥》
(5) 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wing-room]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宋· 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
(6) 姓

颊的汉语字典

[①][jiá]
[《廣韻》古協切,入帖,見。]
“颊1”的繁体字。“頬1”的繁体字。
(1)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2)侧;旁边。
(3)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4)用同“夾”。

音韵参考

[平水韵]:入声十六叶
[粤 语]:gaap3

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頁字部】 頰;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410第4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筴。【說文】面旁也。【博雅】輔謂之頰。【釋名】頰,夾也,兩旁稱也。亦取夾斂食物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疏】輔頰舌者,言語之具。又【前漢·高帝紀】漢王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註】徐言引譬喩也。 又地名。【公羊傳·定十年】公會齊侯于頰谷。【左傳】作夾谷。 又【正字通】赤頰,鶴別名。又批頰,鴔鵖鳥別名。【集韻】籀作?。或作脥。
考證:〔【釋名】輔國之頰。〕 謹按國應作謂,考此語出博雅。今据原文改。〔【博雅】輔謂之頰。【逸雅】頰,夾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 颊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