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亡、 隳凌、 隳剌、 隳名、 隳圮、 隳坏、 隳坠、 隳堕、 隳官、 隳废、 隳引、 隳弛、 隳形、 隳心、 隳惰、 隳慢、 隳懈、 隳损、 隳摧、 隳放、 隳敝、 隳斁、 隳旷、 隳残、 隳沦、 隳硩、 隳突、 隳紊、 隳职、 隳肝尝胆、 隳肝沥胆、 隳胆、 隳胆抽肠、 隳脞、 隳节、 隳节败名、 隳落、 隳行、 隳裂、 隳败、 隳隤、 隳雙、 隳靡、 隳顿、 隳颓、 隳颠、 隳高堙庳
愆德隳好、 沥胆隳肝
弛隳、 消隳、 潜隳、 窳隳、 荡隳、 贼隳、 身败名隳、 销隳、 颓隳、 颠隳
隳拼音 huī 隳部首 阝 隳笔画 17 注音 ㄏㄨㄟ 繁体字 隳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竖横撇横竖横竖折横横撇捺竖捺捺捺 隳的意思、基本信息 隳五笔86:BDAN 隳五笔98:BDAN 五行:水 UniCode:U+96B3 四角号码:74338 仓颉:NBOP GBK编码:E3C4 规范汉字:6305 隳的解释● 隳
huī ㄏㄨㄟˉ
◎ 毁坏;崩毁:“隳人之城郭。”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隳 huī
〈词性:动〉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destroy wall or hill;destroy]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3) 怠惰。通“惰” [be lazy]。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①][huī]
[《廣韻》許規切,平支,曉。]
亦作“隓1”。
(1)毁坏;废弃。
(2)通“惰”。懈怠。
音韵参考
[广 韵]:許規切,上平5支,huī,止合三平支A曉
[粤 语]:fa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