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蕝、 绵蕝、 茅蕝、 表蕝、 鱼蕝
蕝拼音 jué 蕝部首 艹 蕝笔画 15 注音 ㄐㄩㄝˊ 繁体字 蕝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竖折折捺捺捺捺撇折折竖横折 蕝的意思、基本信息 蕝五笔86:AXQC 蕝五笔98:AXQC 五行:火 UniCode:U+855D 四角号码:44917 仓颉:TVFU GBK编码:CA85 规范汉字: 蕝的解释● 蕝
jué ㄐㄩㄝˊ
◎ 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茅束:“置茅蕝,设望表。”
◎ 标志。
◎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 古代行泥路的用具。
◎ 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帆边渔蕝浪,木末酒旗风。”
[①][jué][zuì]
[《廣韻》子悦切,入薛,精。]
[《廣韻》子芮切,去祭,精。]
“蕞2”的被通假字。
(1)古代演习朝会礼仪时束茅立于地以标位次。《国语·晋语八》:“置茅蕝,設望表。”韦昭注:“置,立也。蕝,謂束茅而立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爲緜蕞”司马贞索隐引汉贾逵曰:“束茅以表位爲蕝。”后因以指位置或标志。
(2)树立;标示。
(3)小貌。
(4)水草名。
(5)浮子,鱼漂。
[②][qiāo]
通“橇1”。
古代在泥地上行驶的一种交通工具。
音韵参考
[广 韵]:子芮切,去13祭,zuì,蟹合三去祭A精
[平水韵]:入声九屑
[粤 语]:zyut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