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绂》的组词大全100个

绂冕、 绂絻、 绂麒麟、 绂麟

兼官重绂、 冕绂、 冠绂、 华绂、 印绂、 墨绂、 怀绂、 投绂、 搢绂、 朱绂、 玺绂、 章绂、 簪绂、 紫绂、 纡绂、 组绂、 缨绂、 裘绂、 解绂、 赤绂、 辞绂、 释绂、 镂簋朱绂、 青绂、 麟绂

绂的拼音:fú,阳平调,声母为f,韵母为ú。

绂的繁体字:紱 。

绂的部首:纟部。

绂的笔画:8画;绂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绂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绂的笔顺:绂的笔画顺序为フフ一一ノフ丶丶フフ一一ノフノノ,书写为横撇、横撇、横、横、撇、横撇、点、点、横撇、横撇、横、横、撇、横撇、撇、撇。

绂字五行属什么:属水;与绂字相同五行属水的起名用字有:华、文、海、红、平等五行属水的字。

绂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360人次

绂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之意。

绂字取名的含义:绂字含义为之义。

好听的带绂的名字:

承绂、 拓绂、 绂章、 绂依、 绂先、 绂继、 麒绂、 谆绂

绂拼音    绂部首 纟 绂笔画 8 注音 ㄈㄨˊ    繁体字 紱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折折横横撇折捺捺 绂的意思、基本信息 绂五笔86:XDCY 绂五笔98:XDCY 五行:水 UniCode:U+7EC2 四角号码:23147 仓颉:VMIKE GBK编码:E7A6 规范汉字:4076 绂的解释


(紱)
fú   ㄈㄨˊ
◎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 同“黻”。

绂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紱 fú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
(2) 同本义 [silk ribbon]
降尊就卑,怀玺藏绂。——《文选·张衡·西京赋》
授单于印绂。——《汉书·匈奴传下》
(3)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knee hide]。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
朱绂方来。——《易·困卦》

绂的汉语字典

[①][fú]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
“绂1”的繁体字。
(1)系官印的丝带。也代指官印。
(2)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古代天子、诸侯等礼服的服饰。

音韵参考

[平水韵]:入声五物
[粤 语]:fat1

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44第2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博雅】綬也。【易·困卦】朱紱方來。【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釋文】紱,或作紼。【韻會】韍,通作黻。又作紱。 又【韻補】叶方味切。【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更旋閭閻,周觀郊遂。 绂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