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的组词大全100个

纪事、 纪事体、 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 纪传、 纪传体、 纪元、 纪功、 纪功碑、 纪历、 纪叙、 纪号、 纪委、 纪实、 纪序、 纪庸、 纪弦(1913- )、 纪录、 纪录片、 纪录片儿、 纪律处分、 纪律教育、 纪念、 纪念册、 纪念号、 纪念品、 纪念堂、 纪念币、 纪念日、 纪念白求恩、 纪念碑、 纪念章、 纪念邮票、 纪念馆、 纪政(1944- )、 纪昀(1724-1805)、 纪昌、 纪星、 纪晓岚、 纪极、 纪游、 纪渻木鸡、 纪理、 纪甗、 纪略、 纪系、 纪纲、 纪纲人伦、 纪纲人论、 纪纲仆、 纪纲地、 纪纲掾、 纪纲院、 纪经、 纪统、 纪群之交、 纪群交、 纪行、 纪要、 纪识、 纪载、 纪过、 纪述、 纪録、 纪録影片、 纪限、 纪限仪、 纪颂

三大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知纪极、 世纪末、 中世纪艺术、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山纪念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党的纪律、 全唐文纪事、 全国纪録、 劳动纪律、 圣纪节、 宋诗纪事、 抗美援朝纪念章、 新纪元、 新纪録、 新闻纪录片、 方纪(1919- )、 曾纪泽、 曾纪泽(1839-1890)、 毛主席纪念堂、 纲纪仆、 纲纪四方、 纲纪废弛、 罗缕纪存、 词林纪事、 贾宪(约11世纪上半叶)、 道纪司、 雕虫纪历、 风纪扣、 饿乡纪程

上年纪、 不可胜纪、 世纪、 丧纪、 中世纪、 丹纪、 九头纪、 乱纪、 二纪、 云纪、 人纪、 代纪、 伊利昂纪、 传纪、 伦纪、 偏纪、 党纪、 八纪、 兵纪、 军纪、 军风纪、 凤纪、 创世纪、 别纪、 前纪、 北宫词纪、 匡正纲纪、 半纪、 协光纪、 南宫词纪、 历纪、 友纪、 受纪、 国纪、 地纪、 坏法乱纪、 埃涅阿斯纪、 大纪、 天纪、 奇纪、 奥德修纪、 存纪、 官纪、 客纲客纪、 宪纪、 寒武纪、 寿纪、 尊纪、 小本经纪、 小纪、 小经纪、 山纪、 岁纪、 帝纪、 常纪、 干纪、 年纪、 度纪、 弁髦法纪、 当家理纪、 当家立纪、 律纪、 恩纪、 情纪、 成纪、 数纪、 方纪、 星纪、 暮纪、 月纪、 有年纪、 木纪、 本世纪、 本纪、 杂纪、 来纪、 枚纪、 案纪、 民纪、 汁光纪、 河纪、 法纪、 淹纪、 演纪、 炎纪、 牙纪、 理纪、 甄纪、 登纪、 皇纪、 监纪、 目无法纪、 祀纪、 神纪、 秘纪、 积纪、 称纪、 穷纪、 窥纪、 第三纪、 第四纪、 纂纪、 纲纪、 统纪、 群纪、 节纪、 衡纪、 西纪、 谱纪、 贞纪、 败法乱纪、 贰纪、 载纪、 辟纪、 远纪、 违法乱纪、 违纪、 迭逢纪、 选纪、 逾纪、 遐纪、 道纪、 遗纪、 遣纪、 遥纪、 邦纪、 重纪、 録纪、 阴纪、 项羽本纪、 顺纪、 顿纲振纪、 风纪、 饬纪、 鸟纪、 黼蔀黻纪

纪的拼音:jì,去声调,声母为j,韵母为ì。

纪的繁体字:紀 。

纪的部首:纟部。

纪的笔画:6画;纪字繁体字多少画:9画;纪字康熙字典多少画:9画。

纪的笔顺:纪的笔画顺序为フフ一フ一フフフ一フ一フ,书写为横撇、横撇、横、横撇、横、横撇、横撇、横撇、横、横撇、横、横撇。

纪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纪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纪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69669人次

纪字取名的寓意:寓指豆蔻年华、思绪万千、声名远播之意。

纪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风华正茂、有口皆碑、立场坚定之意。

纪字取名的含义:纪字含义为年龄、严谨、记录、思绪之义。

好听的带纪的名字:

纪勋、 纪平、 纪超、 纪贞、 纪斐、 纪顺、 纪元、 纪承

纪拼音       纪部首 纟 纪笔画 6 注音 ㄐㄧˋ    ㄐㄧˇ    繁体字 紀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折折横折横折 纪的意思、基本信息 纪五笔86:XNN 纪五笔98:XNN 五行:木 UniCode:U+7EAA 四角号码:27117 仓颉:VMSU GBK编码:BCCD 规范汉字:0595 纪的解释


(紀)
jì   ㄐㄧˋ
◎ 记载:纪年。纪元。纪行(xíng)。纪实。纪念。纪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 记年代的方式:一纪(古代指十二年)。世纪(一百年)。
◎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 法度:纪律。违法乱纪。
◎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纪。

英文翻译


age   discipline   epoch   period   record

纪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紀 Jǐ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jì 
词性变化

紀 jì 
〈词性:动〉
(1) 处理;治理 [handle;manage]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record]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纪的汉语字典

[①][jì]
[《廣韻》居理切,上止,見。]
“纪1”的繁体字。
(1)丝缕的头绪。
(2)引申为事物的端绪。
(3)别理散丝的头绪。引申为治理,综理。
(4)纲领;法度。
(5)指能起纲纪作用的人。
(6)法则;准则。
(7)纪律。
(8)终极。
(9)仆人。
(10)岁、月、日、星辰、历数,皆称“紀”。
(11)日月相会。
(12)年岁。
(13)通“記”。记载;记录。
(14)通“杞”。《诗·秦风·终南》:“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紀,讀爲杞。堂讀爲棠。條、梅、杞、棠,皆木名也。紀、堂,假借字耳。考《白帖》終南山類引《詩》正作'有杞有棠'。”一说,紀,通“基”。毛传:“紀,基也。堂,畢道平如堂也。”
(15)纪年的单位,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十二年为一纪。
(16)纪年的单位,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一千五百年为一纪。
(17)纪年的单位,若干年数循环一次为一纪:一世。
(18)古代历法名词。我国汉初所传的六种古代历法以十九年为章,章置七闰月;四章为蔀;二十蔀为纪;三纪为元。
(19)地质学名词。次于“代”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一个代包括几个纪,如古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在纪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系”,如寒武系、奥陶系等。
(20)我国史书的一种体裁。专记帝王的事迹及有关大事。
(21)古国名。西周金文作“己”。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地在今山东寿光东南。战国时为齐邑,改称剧。
[②][jǐ]
[《廣韻》居理切,上止,見。]
“纪2”的繁体字。
姓。汉有纪信。见《史记·高祖本纪》。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見母,ki?
[平水韵]:上声四纸
[粤 语]:gei2gei3
[闽南语]:ki2,khi2

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紀; 康熙笔画:9; 页码:页944第2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音己。【說文】絲別也。【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爲紀。【疏】紀者,別理絲數。 又【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又【書·畢命】旣歷三紀。【傳】十二年曰紀。 又【詩·秦風】有紀有堂。【傳】紀,基也。【疏】山基也。○按《六書》略音起。 又【禮·月令】月窮于紀。【註】紀,會也。 又【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註】紀,治理也。 又【周語】數之紀也。【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又【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 又【西京雜記】五絲爲䌰,倍䌰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又【玉篇】紀,緒也。 又【廣韻】紀,極也,識也。 又國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又姓。【史記·項羽紀】紀信。 纪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