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疾z、 疾世、 疾书、 疾争、 疾亟、 疾人、 疾伶、 疾作、 疾便、 疾俏、 疾俗、 疾免、 疾养、 疾击、 疾力、 疾动、 疾劲、 疾医、 疾博、 疾厄、 疾厉、 疾号、 疾吏、 疾味、 疾味生疾、 疾呼、 疾咎、 疾响、 疾困、 疾固、 疾声、 疾声厉色、 疾声大呼、 疾夫、 疾如旋踵、 疾如雷电、 疾如风,徐如林、 疾妒、 疾威、 疾子、 疾学、 疾官、 疾害、 疾径、 疾很、 疾徐、 疾心、 疾忌、 疾忙、 疾快、 疾急、 疾怨、 疾恙、 疾恶、 疾恶好善、 疾恶如仇、 疾恶如雠、 疾恶如风、 疾恶若雠、 疾患、 疾惫、 疾愤、 疾憎、 疾战、 疾戾、 疾损、 疾据、 疾捷、 疾斗、 疾日、 疾早、 疾时、 疾暴、 疾枯、 疾棃、 疾棘、 疾步、 疾殃、 疾毁、 疾毒、 疾流、 疾犂、 疾状、 疾狂、 疾甚、 疾疚、 疾疟、 疾疠、 疾疢、 疾疫、 疾疴、 疾疹、 疾疾、 疾病相扶、 疾痗、 疾痛、 疾痛惨怛、 疾痬、 疾痼、 疾瘯、 疾瘳、 疾瘵、 疾瘼、 疾眚、 疾秽、 疾竖、 疾笃、 疾笑、 疾置、 疾耕、 疾耗、 疾脉、 疾色、 疾苦、 疾菑、 疾行、 疾视、 疾言、 疾言倨色、 疾言厉气、 疾言厉色、 疾言怒色、 疾言遽色、 疾费、 疾走、 疾走先得、 疾趋、 疾足、 疾足先得、 疾路、 疾跳、 疾迅、 疾进、 疾速、 疾间、 疾隙、 疾雨、 疾雨暴风、 疾雷、 疾雷不及塞耳、 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暇掩耳、 疾雷将、 疾雷迅电、 疾霆、 疾霆不暇掩目、 疾非、 疾革、 疾顿、 疾颠、 疾风、 疾风劲草、 疾风彰劲草、 疾风扫秋叶、 疾风扫落叶、 疾风暴雨、 疾风甚雨、 疾风知劲草、 疾风迅雷、 疾风骤雨、 疾首、 疾首嚬蹙、 疾首痛心、 疾首蹙頞、 疾首蹙頾、 疾首蹙额、 疾马、 疾驱、 疾驶、 疾骑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不疾不徐、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亟疾苛察、 伤心疾首、 刺世疾邪赋、 剽疾轻悍、 力疾从事、 力疾从公、 大声疾呼、 奋笔疾书、 妒贤疾能、 安行疾斗、 宿疾难医、 心身疾病、 恫心疾首、 悼心疾首、 愤世疾俗、 愤世疾邪、 愤时疾俗、 手疾眼快、 捷疾鬼、 攻疾防患、 暴风疾雨、 残疾人、 残疾人活动日、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现疾说法、 疚心疾首、 痌心疾首、 痛心疾首、 痬如疾首、 瘌疾头、 眼疾手快、 继发性疾病、 羸疾者的爱、 行疾如飞、 衔枚疾走、 讳疾忌医、 轻重疾徐、 辛弃疾(1140-1207)、 除疾遗类、 高才疾足、 高材疾足
三疾、 不徐不疾、 业疾、 中疾、 义疾、 亚夫之疾、 产疾、 仇疾、 伏疾、 众疾、 伤疾、 伯牛之疾、 佐疾、 侍疾、 便疾、 促疾、 偏疾、 偕生之疾、 健疾、 养疾、 内疾、 冉耕之疾、 冒疾、 出丑扬疾、 前疾、 剽疾、 力疾、 劲疾、 卧疾、 厉疾、 去疾、 发疾、 吊死问疾、 同疾、 含垢藏疾、 含蓼问疾、 吼疾、 告疾、 唱叫扬疾、 固疾、 国疾、 夙疾、 天疾、 夭疾、 奋疾、 妒疾、 婴疾、 孤疾、 客疾、 宽疾、 宿疾、 寒疾、 寝疾、 寡人之疾、 属疾、 屯疾、 山薮藏疾、 峻疾、 巅疾、 常疾、 废疾、 异疾、 弃疾、 引疾、 徐疾、 微疾、 心疾、 心腹之疾、 忌疾、 忧愤成疾、 快疾、 忿疾、 急疾、 怨疾、 怯疾、 恚疾、 恶疾、 悍疾、 患疾、 惑疾、 愁疾、 愈疾、 感疾、 愤疾、 慻疾、 憎疾、 戎疾、 托疾、 扬疾、 扶疾、 护疾、 抱疾、 拙疾、 捷疾、 掩瑕藏疾、 撄疾、 敏疾、 整疾、 暍疾、 暗疾、 暴疾、 月家疾、 末疾、 李益疾、 枕疾、 染疾、 横疾、 檄医头疾、 残疾、 毁疾、 民疾、 气疾、 沈疾、 沉疴宿疾、 河鱼之疾、 河鱼腹疾、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洁疾、 消疾、 深恶痛疾、 淹疾、 温疾、 滞疾、 漂疾、 灾疾、 烟霞痼疾、 热疾、 燠疾、 牵疾、 犬马之疾、 狂疾、 狐魅疾、 狗马疾、 狼疾、 甘心首疾、 畅叫扬疾、 畏疾、 疑疾、 疗疾、 疚疾、 疟疾、 疠疾、 疥癣之疾、 疫疾、 疮疥之疾、 疮疾、 疲癃残疾、 疴疾、 疹疾、 疾、 疾味生疾、 疾疾、 痁疾、 病疾、 痔疾、 痛疾、 痞疾、 痟疾、 痢疾、 痫疾、 痬疾、 痼疾、 痾疾、 痿疾、 瘀疾、 瘅疾、 瘕疾、 瘖疾、 瘣疾、 瘳疾、 瘵疾、 瘸狼渴疾、 癃疾、 癣疥之疾、 癱疾、 百疾、 目疾、 相疾、 省疾、 眩疾、 眼疾、 示疾、 禽疾、 积劳成疾、 积忧成疾、 积疾、 称疾、 移疾、 秽疾、 程姬之疾、 稳疾、 穷疾、 窃疾、 笃疾、 笑疾、 纤介之疾、 纤芥之疾、 纳污藏疾、 细菌性痢疾、 维摩疾、 缠疾、 罪疾、 羸疾、 老疾、 腐胁疾、 腹心之疾、 腹心疾、 腹疾、 膏肓之疾、 舁疾、 舆疾、 舒疾、 苛疾、 苦疾、 苦言药,甘言疾、 虐疾、 蛊疾、 蛤精疾、 蟊疾、 蠲疾、 血疾、 行疾、 被疾、 视疾、 警疾、 讯疾、 讳疾、 诈疾、 诊疾、 诟疾、 调疾、 谒疾、 谗疾、 谢疾、 谨疾、 贞疾、 负疾、 贫疾、 趫疾、 趮疾、 跳疾、 躁疾、 躥疾、 躭疾、 辛弃疾、 辞疾、 迅疾、 迟疾、 速疾、 逼疾、 遁疾、 遄疾、 遇疾、 遗疾、 遭疾、 邪疾、 采薪之疾、 钻疾、 锢疾、 长卿疾、 问疾、 闲疾、 阴疾、 阻疾、 阿米巴痢疾、 陋疾、 除疾、 隐疾、 雠疾、 霜露之疾、 颠疾、 风疾、 飘疾、 飙疾、 馁疾、 首疾、 駃疾、 马迟枚疾、 驵疾
疾拼音 jí 疾部首 疒 疾笔画 10 注音 ㄐㄧˊ 繁体字 疾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捺横撇捺横撇横横撇捺 疾的意思、基本信息 疾五笔86:UTDI 疾五笔98:UTDI 五行:火 UniCode:U+75BE 四角号码:00184 仓颉:KOK GBK编码:BCB2 规范汉字:2028 疾的解释● 疾
jí ㄐㄧˊ
◎ 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 一般的痛苦:疾苦。
◎ 疼痛:疾首蹙额。
◎ 恨:疾恶如仇。
◎ 古同“嫉”,妒忌。
◎ 弊病,缺点:“寡人有疾”。
◎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英文翻译
◎ 疾
disease fast hate illness pain suffering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疾 jí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ill]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disease]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disability;patient]。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epidemic disease]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ache]。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suffering]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fault]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词性变化
◎ 疾 jí
〈词性:形〉
(1) 快速;急速 [quick]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quick;nimble;sharp]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rapid;sharp;violent]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evil;bad]。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angry;fierce]。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powerful]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 疾 jí
〈词性:动〉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fall ill]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disgust;hate]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do one's utmost;spare no effort]。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detest]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envy;be jealous of]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hesitate]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slander]。如:疾毁(毁谤)
[①][jí]
[《廣韻》秦悉切,入質,從。]
(1)病,病痛。
(2)患病。
(3)废疾;废疾的人。
(4)泛指病人。
(5)疫疠;发生疫疠。
(6)痛。
(7)痛苦;困苦。
(8)缺点;毛病。
(9)病害;伤害。
(10)指毒害之物。
(11)厌恶;憎恨。
(12)嫌怨。
(13)妒忌。
(14)忧虑。
(15)非难;毁谤。
(16)急剧而猛烈。
(17)指湍急。
(18)快速;急速。
(19)敏捷;敏锐。
(20)激扬;宏大。
(21)极力;尽力;努力。
(22)恶。指坏人坏事。亦指祸害。
(23)怒;强狠。参见“疾視”。
(24)旧时僧、道、方士作法请神所念的咒语。
(25)车辕之颈。参见“前疾”。
(26)通“蒺”。参见“疾棃”。
(27)姓。晋有疾陆眷。见《晋书·王浚传》。
音韵参考
[上古音]:质部从母,dziet
[广 韵]:秦悉切,入5質,jí,臻開三入眞A從
[平水韵]:入声四质
[粤 语]:zat6
[闽南语]:chi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