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亮、 燎原、 燎原之势、 燎原之火、 燎原烈火、 燎发摧枯、 燎告、 燎坛、 燎如观火、 燎寤、 燎彻、 燎朗、 燎泡、 燎浆、 燎浆泡、 燎火、 燎灶、 燎炉、 燎炙、 燎炬、 燎烘、 燎烟、 燎照、 燎熏、 燎燎、 燎燔、 燎爥、 燎猎、 燎疱、 燎眉、 燎祡、 燎祭、 燎禋、 燎竹、 燎若观火、 燎草儿、 燎荒、 燎辉、 燎野
厝火燎原、 如火燎原、 救燎助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火燎原、 柴燎告天、 毒燎虐焰、 洪炉燎发、 洪炉燎毛、 烟燎火气、 破壁燎火、 黑漆燎光
余燎、 升燎、 原燎、 告燎、 宣燎、 寒燎、 巢焚原燎、 庭燎、 延燎、 心急火燎、 心焦火燎、 望燎、 束燎、 柴燎、 桂燎、 槱燎、 死灰复燎、 毒燎、 沈燎、 油浇火燎、 油煎火燎、 火急火燎、 火烧火燎、 火燎、 灶燎、 灼燎、 炎燎、 炽燎、 烛燎、 烟熏火燎、 烟燎、 焚燎、 焦燎、 照燎、 熂燎、 燎燎、 燔燎、 甸燎、 禋燎、 积薪候燎、 纵风止燎、 肉燎、 荧燎、 薪燎、 遗燎、 郊燎、 野燎、 门燎、 阳燎、 高燎
燎的拼音:liáo、liào、liǎo,阳平调,声母为l,韵母为iáo。
燎的繁体字:燎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燎的部首:火部。
燎的笔画:16画;燎字繁体字多少画:16画;燎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6画。
燎的笔顺:燎的笔画顺序为丶ノノ丶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ノノノノ一ノノノノ一フ一一一ノノ,书写为点、撇、撇、点、横、撇、点、点、撇、竖、横撇、横、横、竖、撇、点、撇、撇、撇、撇、横、撇、撇、撇、撇、横、横撇、横、横、横、撇、撇。
燎字五行属什么:属火;与燎字相同五行属火的起名用字有:晓、丽、明、志、玲等五行属火的字。
燎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6137人次
燎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精神抖擞、有热情、气势旺盛之意。
燎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生生不息、慷慨激昂、朝气蓬勃之意。
燎字取名的含义:燎字含义为燎原、燎悟、照明、燎炬之义。
好听的带燎的名字:
子燎、 冠燎、 燎远、 丰燎、 中燎、 卡燎、 串燎、 临燎
燎拼音 liáo liào liǎo 燎部首 火 燎笔画 16 注音 ㄌㄧㄠˊ ㄌㄧㄠˋ ㄌㄧㄠˇ 繁体字 燎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撇撇捺横撇捺捺撇竖折横横竖撇捺 燎的意思、基本信息 燎五笔86:ODUI 燎五笔98:ODUI 五行:火 UniCode:U+71CE 四角号码:94896 仓颉:FKCF GBK编码:C1C7 规范汉字:6170 燎的解释● 燎
liáo ㄌㄧㄠˊ
◎ 延烧:燎荒。燎原烈火。
◎ 烫:燎泡。
◎ 照明。
英文翻译
◎ 燎
bur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燎 liáo
〈词性:名〉
(1)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torch]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2)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
词性变化
◎ 燎 liáo
〈词性:动〉
(1) 烫 [scald]。如:燎浆泡
(2) 另见 liǎo;liào
基本词义
◎ 燎 li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尞( liáo )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
(2) 同本义 [burn]
燎,放火也。——《说文》
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燎,烧也。——《广雅》
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
燎京薪。——张衡《西京赋》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
(3)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
(4)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
(5) 烤炙,烘干,烘烤 [roast;scald]
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
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
(6) 被火焰烧焦 [singe]
发一灯可燎阿房。——《柳毅传》
(7)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
(8) 用同“憭”。明白;明了 [understand]
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
(9)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
(10) 另见 liáo;liào
[①][liǎo]
[《廣韻》力小切,上小,來。]
[《廣韻》力照切,去笑,來。]
“轑4”的被通假字。
(1)放火烧田中杂草。
(2)泛指延烧;烧。
(3)烘烤。
(4)被火焰烧焦。
(5)用同“憭”。明白,明了。
[②][liáo]
[《廣韻》力昭切,平宵,來。]
(1)火炬。
(2)烫。参见“燎2泡”、“燎2漿”。
[③][liào]
[《廣韻》力照切,去笑,來。]
(1)照明。
(2)古祭名。烧柴祭天。古作“尞”。
(3)指柴薪。
(4)夜猎。参见“燎3獵”。
音韵参考
[上古音]:宵部来母,ly?
[广 韵]:力昭切,下平4宵,liáo,效開三平宵A來
[平水韵]:下平二萧·上声十七筱·去声十八啸
[粤 语]:liu4liu6
[闽南语]:liau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