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世、 梵乐、 梵书、 梵事、 梵云、 梵亚林、 梵众、 梵众天、 梵侣、 梵俗、 梵偈、 梵像、 梵僧、 梵册、 梵册贝叶、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梵刹、 梵呗、 梵呗圆音、 梵呪、 梵咒、 梵响、 梵哑铃、 梵土、 梵坊、 梵堂、 梵塔、 梵境、 梵墖、 梵声、 梵天、 梵天王、 梵夹、 梵婀玲、 梵嫂、 梵字、 梵学、 梵宇、 梵客、 梵室、 梵宫、 梵家、 梵容、 梵寂、 梵居、 梵屟、 梵山、 梵帙、 梵席、 梵庋、 梵心、 梵志、 梵我一如、 梵摩天、 梵教、 梵文、 梵服、 梵本、 梵林、 梵树、 梵楼、 梵殿、 梵氏、 梵王、 梵王字、 梵王宅、 梵王宫、 梵王家、 梵王灯、 梵界、 梵皇、 梵相、 梵磬、 梵神、 梵秘、 梵筴、 梵筵、 梵经、 梵花、 梵荚、 梵蒂冈、 梵行、 梵行先生、 梵表、 梵衲、 梵襟、 梵言、 梵译、 梵语、 梵诵、 梵贝、 梵轮、 梵辅天、 梵迹、 梵部、 梵释、 梵钟、 梵铃、 梵门、 梵阁、 梵音、 梵馆、 梵香
大梵天、 螺髻梵志
作梵、 午梵、 晓梵、 演梵、 贝梵、 释梵、 鱼梵
梵的拼音:fàn,去声调,声母为f,韵母为àn。
梵的繁体字:梵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梵的部首:木部。
梵的笔画:11画;梵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梵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梵的笔顺:梵的笔画顺序为一一ノノ一一ノノノフ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书写为横、横、撇、撇、横、横、撇、撇、撇、横撇、撇、横、竖、撇、点、横、竖、撇、点、撇、横撇、点。
梵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梵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梵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09333人次
梵字取名的寓意:寓指内敛、与世无争、心平气和之意。
梵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闲云野鹤、不染纤尘、宁静致远之意。
梵字取名的含义:梵字含义为清净、梵门、茂盛、寂静之义。
好听的带梵的名字:
梵雨、 夕梵、 小梵、 梓梵、 铭梵、 可梵、 潇梵、 梵航
梵拼音 fàn 梵部首 木 梵笔画 11 注音 ㄈㄢˋ 繁体字 梵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撇折捺 梵的意思、基本信息 梵五笔86:SSMY 梵五笔98:SSWY 五行:木 UniCode:U+68B5 四角号码:44217 仓颉:DDHNI GBK编码:E8F3 规范汉字:4771 梵的解释● 梵
fàn ㄈㄢˋ
◎ 关于古代印度的:梵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梵 fàn
〈词性:形〉
(1)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lush]
梵,即芃之俗体。——清· 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3)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quiet]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4)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5)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6)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词性变化
◎ 梵 fàn
〈词性:动〉
诵经 [patter]。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 梵 fàn
〈词性:名〉
(1) 诵经声 [patter]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2) 姓
[①][fàn]
[《廣韻》扶泛切,去梵,奉。]
(1)梵语Brahm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2)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称梵或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3)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参见“梵帝”、“梵宇”。
(4)指诵唱佛经。
(5)指诵念佛经之声。
(6)佛书传说创造文字的人。
[②][féng]
[《廣韻》房戎切,平東,奉。]
通“芃1”。
音韵参考
[广 韵]:房戎切,上平1東,féng,通開三平東並
[平水韵]:去声三十陷
[唐 音]:bhi??m
[国 语]:fàn
[粤 语]:faan4faan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