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的组词大全100个

桴京、 桴人、 桴子、 桴应、 桴思、 桴木、 桴栋、 桴栰、 桴槎、 桴檝、 桴炭、 桴筏、 桴粥、 桴苡、 桴革、 桴鼓、 桴鼓相应

乘桴浮海

乘桴、 土桴、 扬桴、 援桴、 栋桴、 浮桴、 渔桴、 玉桴、 蒉桴、 重桴、 陶桴、 鸣桴、 鼓桴

桴的拼音:fú,阳平调,声母为f,韵母为ú。

桴的繁体字:桴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桴的部首:木部。

桴的笔画:11画;桴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桴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桴的笔顺:桴的笔画顺序为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フ丨一一一ノノノノノノフ一一,书写为横、竖、撇、点、撇、点、点、撇、横撇、竖、横、横、横、撇、撇、撇、撇、撇、撇、横撇、横、横。

桴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桴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桴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72人次

桴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之意。

桴字取名的含义:桴字含义为之义。

好听的带桴的名字:

桴溪、 桴樾、 桴恩

桴拼音    桴部首 木 桴笔画 11 注音 ㄈㄨˊ    繁体字 桴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撇捺撇捺捺撇折竖横 桴的意思、基本信息 桴五笔86:SEBG 桴五笔98:SEBG 五行:木 UniCode:U+6874 四角号码:42947 仓颉:DBND GBK编码:E8F5 规范汉字:4775 桴的解释


fú   ㄈㄨˊ
◎ 房屋的次栋,即二栋。
◎ 击鼓的槌:桴鼓相应。
◎ 小竹筏或小木筏。

桴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ú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孚( fú )声。本义:房屋的二梁)
(2) 同本义 [second roof]
桴,栋名。——《说文》
栋谓之桴。——《尔雅·释宫》。注:“屋稳。”
桴,极也。——《字林》。按,凡五架屋,正中曰栋,亦曰阿,次曰俘,亦曰梁。
重桴乃饰。——何晏《景福殿赋》。注:“重栋也。”
荷栋柎而高骧。——东汉· 班固《西都赋》
(3) 又如:桴栋(栋梁)
(4) 小的竹、木筏子 [small raft]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皇疏:“桴者,编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
乘桴济河。——《国语·齐语》。注:“小泭曰桴。”
(5) 又如:桴木(木筏);桴人(船夫);桴筏(竹、木筏);桴槎(木筏)
(6) 通“枹”。鼓槌 [drumstick]
[却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桴革(鼓锤与战甲);桴鼓(鼓锤与鼓)

桴的汉语字典

[①][fú]
[《廣韻》縛謀切,平尤,奉。]
[《廣韻》芳無切,平虞,敷。]
亦作“1”。
(1)房屋的次栋,即二梁。亦泛指房栋。
(2)小的竹、木筏子。
(3)谓乘桴,航行。
(4)木外层的粗皮。
(5)通“枹”。鼓槌。
(6)通“枹”。以鼓槌击鼓。
(7)通“孚”。孵育。参见“桴粥”。
(8)通“罘”。参见“桴思”。
(9)通“芣”。参见“桴苡”。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并母,biu
[广 韵]:芳無切,上平10虞,fū,遇合三平虞滂
[平水韵]: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
[国 语]:fú
[粤 语]:fu1

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桴;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27第06(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縛謀切【集韻】【韻會】【正韻】房尤切,?音浮。【說文】棟名。【爾雅·釋宮】棟謂之桴。【註】謂屋脊也。【班固·西都賦】列棼橑以布翼,荷棟桴而高驤。 又擊鼓杖。與枹同。【禮·禮運】蕢桴而土鼓。 又聚土器也。【詩·大雅】捄之陾陾。【鄭箋】捄,桴也。築牆者桴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諸板中。 又桴思,屛也。【禮·明堂位屛註】屛謂之樹,今桴思也。 又【唐韻】引《逸周書·王會解》康民以桴苡。桴苡卽所謂芣苢也。其實如李,食之宜子。 又【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浮炭者,謂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謂之桴炭。【白居易詩】日暮半爐桴炭火,是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編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論語】乗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乗桴濟河。 又與附通。【詩·小雅】毋敎猱升木,如塗塗附。【鄭箋】附,木桴也。符遇切。 又桴筏之桴亦叶音浮。【易林】水深無桴,蹇難何游。商伯失利,庶人愁憂。 桴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金文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