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于、 戾园、 戾太子、 戾夫、 戾契、 戾家、 戾家把戏、 戾强、 戾很、 戾心、 戾悍、 戾悖、 戾戾、 戾止、 戾气、 戾沓、 戾深、 戾狠、 戾疫、 戾种、 戾色、 戾莎、 戾虐、 戾虚、 戾虫、 戾行、 戾谬
刚戾自用、 愆戾山积、 攫戾执猛、 料戾彻鉴、 暴戾恣睢、 替戾冈、 狼戾不仁、 翰飞戾天、 鸢飞戾天
不戾、 丫戾、 乖戾、 了戾、 交戾、 佛戾、 作戾、 佷戾、 傲戾、 僻戾、 关戾、 冤戾、 凄戾、 凛戾、 凶戾、 击戾、 刚戾、 刬戾、 剌戾、 匡戾、 反戾、 取戾、 叛戾、 否戾、 咎戾、 嫚戾、 孛戾、 寥戾、 小戾、 尤戾、 差戾、 干戾、 很戾、 忿戾、 怨戾、 怪戾、 怫戾、 恶戾、 悍戾、 悔戾、 悖戾、 愆戾、 愎戾、 慢戾、 憀戾、 戾戾、 拂戾、 拗戾、 效戾、 料戾、 旁戾、 昏戾、 显戾、 暴戾、 曲戾、 木戾、 枉戾、 榟戾、 止戾、 残戾、 水戾、 沴戾、 浮戾、 湫戾、 灾戾、 犷戾、 狂戾、 狠戾、 狡戾、 狷戾、 狼戾、 猛戾、 畔戾、 疵戾、 疾戾、 登戾、 盭戾、 相戾、 眛戾、 眡戾、 离戾、 稔戾、 窒戾、 粒米狼戾、 系戾、 絞戾、 緛戾、 纠戾、 纰戾、 缪戾、 缭戾、 罪戾、 肆戾、 背戾、 胶戾、 自取咎戾、 自取罪戾、 舛戾、 获戾、 虐戾、 虚戾、 蠢戾、 角戾、 诈戾、 诡戾、 谒戾、 谬戾、 谲戾、 负戾、 贪戾、 贻戾、 贼戾、 跖戾、 躁戾、 輑戾、 辟戾、 辠戾、 迂戾、 违戾、 速戾、 邪戾、 鄙戾、 重戾、 钳戾、 错戾、 降戾、 险戾、 隐戾、 颈戾、 飂戾、 飉戾、 风戾、 飒戾、 饕戾、 首戾、 駤戾、 骄戾、 鸷戾、 鸷狠狼戾、 麤戾
戾拼音 lì 戾部首 户 戾笔画 8 注音 ㄌㄧˋ 繁体字 戾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捺折横撇横撇捺捺 戾的意思、基本信息 戾五笔86:YNDI 戾五笔98:YNDI 五行:火 UniCode:U+623E 四角号码:30284 仓颉:HSIK GBK编码:ECE5 规范汉字:4041 戾的解释● 戾
lì ㄌㄧˋ
◎ 暴恶:暴戾。
◎ 罪过,乖张:罪戾。乖戾。
◎ 至:鸢飞戾天。
英文翻译
◎ 戾
crime pervers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戾 lì
〈词性:动〉
(1) (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说文》
饮必小咽,端直无戾。——《吕氏春秋》
(3) 又如:戾契(曲折辗转)
(4) 至,到达 [come to]
翰飞戾天。——《诗·小雅·四月》
鲁侯戾止。——《诗·鲁颂·泮水》
戾于敝邑。——《国语·鲁语上》
古者天灾降戾。——《国语·周语下》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戾止(来临);戾于(至于)
(6) 违背,违反 [violate]
如子之说,文虽相反,义不相戾。——唐· 韩愈《论语笔解》
举事戾苍天。——《淮南子·览冥训》
(7) 破裂 [break;split]
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淮南子·主术训》。注:“戾,破也。”
(8) 通“捩”。扭转 [reverse;turn back;turn round]
戾翳旋把,萦随所历。——潘岳《射雉赋》
词性变化
◎ 戾 lì
〈词性:形〉
(1) 乖张;违逆 [perverse]
戾,乖背也。——《字林》
降此大戾。——《诗·小雅·节南山》
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柳宗元《天说》
果敢而很,猛贪而戾。——《荀子·荣辱》
(2) 又如:乖戾(别扭,不合情理);戾沓(乖戾多言);戾悖(乖戾背离);戾谬(乖谬)
(3) 暴戾 [ruthless and tyrannical]
诛严不为戾。(戾残暴。)——《韩非子·五蠹》
(4) 又如:戾气(暴戾之气);戾虫(老虎的别名。以虎性暴戾凶猛,故名);戾夫(凶恶的人;暴戾之心);戾行(砥砺操行)
(5) 劲疾,猛烈 [swift;fierce]
劲风戾而吹帷。——晋· 潘岳《秋兴赋》
(6) 贪婪凶猛 [greedy and ferocious]
悍戾贪肆。——《新唐书·杨于陵传》
(7) 安定,静止 [stable;still]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
◎ 戾 lì
〈词性:名〉
(1) 蒙受屈辱或受到的贬抑 [humiliation]
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
(2) 罪恶,罪行 [crime]
余,罪戾之人也。——《国语》
(3) 又如:罪戾(罪过;罪恶)
(4) 祸患 [disaster]
天降灾戾。——《汉书·食货志下》
(5) 通“疠”。疫病 [pestilence]
疾菑戾疫。——《墨子·尚同中》
(6) 姓
[①][lì]
[《廣韻》郎計切,去霽,來。]
[《廣韻》練結切,入屑,來。]
“盭1”的今字。
(1)弯曲。
(2)乖张;违逆。
(3)暴虐;暴戾。
(4)罪行。
(5)率,率领。
(6)至,到达。
(7)安定;止息。
(8)劲疾貌。
(9)吹干。
(10)法。
(11)建立。
(12)分明;清晰。参见“戾戾”。
(13)通“癘”。瘟疫。参见“戾疫”。
(14)通“厲”。磨砺;砥砺。参见“戾行”。
[②][liè]
[《廣韻》練結切,入屑,來。]
(1)象声词。参见“戾2戾”。
(2)同“奊2”。参见“戾2契”。
(3)通“捩”。扭转。
(4)通“捩”。折断。
音韵参考
[上古音]:质部来母,lyet
[广 韵]:郎計切,去12霽,lì,蟹開四去齊來
[平水韵]:去声八霁
[国 语]:lì,liè
[粤 语]:leo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