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与、 寄书桃、 寄书邮、 寄书雁、 寄书鳞、 寄乳、 寄予、 寄人檐下、 寄人篱下、 寄付、 寄任、 寄传、 寄似、 寄住、 寄傲、 寄僧名、 寄儿、 寄公、 寄兴寓情、 寄养、 寄包、 寄匿、 寄卖、 寄厝、 寄发、 寄口、 寄名锁、 寄味、 寄售、 寄在不寄失、 寄地、 寄坐、 寄处、 寄奉、 寄奴、 寄委、 寄孕、 寄存、 寄存器、 寄存处、 寄孥、 寄客、 寄家、 寄宿、 寄宿生、 寄宿舍、 寄寓、 寄小读者、 寄居、 寄居官、 寄居官员、 寄居蟹、 寄属、 寄巢、 寄币、 寄帑、 寄幸、 寄庄、 寄庑、 寄库、 寄当归、 寄径、 寄怀、 寄怨、 寄恨、 寄情诗酒、 寄惠、 寄愁、 寄慨、 寄打、 寄托、 寄押、 寄拜、 寄撘、 寄放、 寄春君、 寄杖、 寄柬、 寄栖、 寄梅、 寄椗、 寄榻、 寄款、 寄止、 寄殡、 寄汲、 寄泊、 寄灭、 寄灵、 寄父、 寄生囊、 寄生生活、 寄生虫、 寄生蝇、 寄生阶级、 寄生香、 寄画、 寄留、 寄监、 寄示、 寄禁、 寄禄、 寄禄官、 寄禄格、 寄秧、 寄笺、 寄筌、 寄籍、 寄臣、 寄菆、 寄藏、 寄褐、 寄观、 寄讯、 寄词、 寄话筒、 寄调、 寄谕、 寄谢、 寄象、 寄豭、 寄豭之猪、 寄贶、 寄费、 寄赃、 寄趣、 寄踪、 寄载、 寄辞、 寄迹、 寄迹山林、 寄适、 寄递、 寄遗、 寄锡、 寄附、 寄附铺、 寄雁传书、 寄鞮、 寄韵、 寄顿、 寄颜无所、 寄饭、 寄鲊
仓腐寄顿、 侨寄法、 内寄生、 刘寄奴、 千里寄鹅毛、 外寄生、 实寄封、 寄在不寄失、 廉可寄财、 托孤寄命、 桑上寄生、 桑寄生、 槲寄生、 浮寄孤悬、 讬孤寄命、 象寄译鞮、 象寄译韑、 身寄虎吻、 郦寄卖友、 驿寄梅花、 黄耳寄书
主寄、 乡书难寄、 事寄、 亲寄、 人生如寄、 人生若寄、 侨寄、 俵寄、 兴寄、 函寄、 北门之寄、 危寄、 嘱寄、 奬寄、 如寄、 委寄、 孤寄、 孤悬客寄、 孤悬浮寄、 宠寄、 客寄、 封寄、 干城之寄、 廷寄、 心寄、 怀寄、 恩寄、 悬寄、 情寄、 意寄、 托寄、 投寄、 拜寄、 持寄、 推寄、 旁寄、 旅寄、 无寄、 朝寄、 期寄、 权寄、 柬寄、 标寄、 栖寄、 民寄、 汇寄、 津寄、 浮寄、 浮生若寄、 渊寄、 盐梅之寄、 眷寄、 祖寄、 窜寄、 荣寄、 萍寄、 詶寄、 诡寄、 象寄、 趣寄、 边寄、 远寄、 遗寄、 遣寄、 邦寄、 邮寄、 郡寄、 部寄、 酬寄、 重寄、 铁脚诡寄、 阃寄、 隆寄、 隐寄、 静寄、 韑寄、 韑译象寄、 顿寄、 飘寄、 飞寄、 高寄
寄的拼音:jì,去声调,声母为j,韵母为ì。
寄的繁体字:寄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寄的部首:宀部。
寄的笔画:11画;寄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寄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寄的笔顺:寄的笔画顺序为丶丶フ一ノ丶一丨フ一丨ノノフ一ノノ一一フ一一,书写为点、点、横撇、横、撇、点、横、竖、横撇、横、竖、撇、撇、横撇、横、撇、撇、横、横、横撇、横、横。
寄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寄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寄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32575人次
寄字取名的寓意:寓指刚正不阿、廉洁无私之意。
寄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之意。
寄字取名的含义:寄字含义为依靠、依附、寄财、廉洁之义。
好听的带寄的名字:
如寄、 寄蔷、 寄强、 寄嫱、 寄墙、 寄佳、 寄玉、 寄风
寄拼音 jì 寄部首 宀 寄笔画 11 注音 ㄐㄧˋ 繁体字 寄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捺折横撇捺横竖折横竖 寄的意思、基本信息 寄五笔86:PDSK 寄五笔98:PDSK 五行:木 UniCode:U+5BC4 四角号码:30621 仓颉:JKMR GBK编码:BCC4 规范汉字:2453 寄的解释● 寄
jì ㄐㄧˋ
◎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
◎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虫。
◎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寄信。寄钱。
◎ 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子。
英文翻译
◎ 寄
depend on entrust mail post send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寄 j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 同本义 [live away from home;visit]
寄,托也。——《说文》
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
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 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
(4) 委托,托付 [entrust]
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倚南窗以寄傲。——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
(6) 依赖;依附 [depend on]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
(7) 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
(8) 寄放;寄存 [deposit]
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
(9) 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
(10) 寄托 [place (hope,etc.) on]
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
(11) 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
(12) 托人递送 [transmit;send;post;mail]
女寄言于母。——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3) 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
词性变化
◎ 寄 jì
〈词性:形〉
非亲生的——指亲属 [adopted]。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
◎ 寄 jì
〈词性:名〉
(1) 人物名 [name]
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translator]。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①][jì]
[《廣韻》居義切,去寘,見。]
(1)委托,托付。
(2)依赖;依附;依照。
(3)寄居,使寄居。
(4)寄放;寄存。
(5)特指把思想感情、理想、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6)托人递送。
(7)现代专指通过邮局递送。
(8)赠送。
(9)借。见“寄徑”、“寄畫”等条。
(10)认作亲属。参见“寄父”。
(11)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12)通“暨”。达到。
音韵参考
[广 韵]:居義切,去5寘,jì,止開三去支B見
[平水韵]:去声四寘
[唐 音]:*gy??
[国 语]:jì
[粤 语]:gei3
[闽南语]:ki3,kia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