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俞、 呴偷、 呴吁、 呴呕、 呴呴、 呴呴呕呕、 呴呴濡沫、 呴喻、 呴嘘、 呴嘷、 呴愉、 呴沫、 呴湿濡沫、 呴濡、 呴煦、 呴犁湖、 呴谕、 呴鸣
呴呴呕呕、 呴呴濡沫、 相呴以湿、 相呴相济、 相呴相濡
吹呴、 呕呴、 呴呴、 咻呴、 相濡相呴、 雷呴、 震呴
呴拼音 xǔ 呴部首 口 呴笔画 8 注音 ㄒㄩˇ 繁体字 呴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竖折横撇折竖折横 呴的意思、基本信息 呴五笔86:KQKG 呴五笔98:KQKG 五行:木 UniCode:U+5474 四角号码:67020 仓颉:RPR GBK编码:85E9 规范汉字: 呴的解释● 呴
xǔ ㄒㄩˇ
◎ 慢慢呼气:“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呴
gòu ㄍㄡˋ
◎ 鸣叫。
[①][xǔ]
[《廣韻》香句切,去遇,曉。]
[《集韻》火羽切,上噳,曉。]
(1)嘘气,哈气。《庄子·大宗师》:“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於是吐沫相濡,呴氣相濕。”因引申为滋养化育。《淮南子·俶真训》:“道之所施也,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載,六合所包,陰陽所呴,雨露所濡……此皆生一父母而閲一和也。”清魏源《陕西严公神道碑铭》:“以覆以呴,以起秦庶,于溝于路。”亦指吸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爲壽而已矣。”成玄英疏:“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納新。”
(2)和悦。参见“呴呴”、“呴俞”。
[②][hǒu]
[《廣韻》呼后切,上厚,曉。]
(1)吼叫。
(2)指轰鸣,发出巨响。
[③][gòu]
[《集韻》居候切,去,見。]
(1)野鸡鸣叫。
(2)泛指鸟鸣声。参见“呴3呴”。
[④][gōu]
[《集韻》居侯切,平矦,見。]
见“呴4犁湖”。
音韵参考
[广 韵]:呼后切,上45厚,hǒu,流開一上侯曉
[平水韵]:去声七遇
[国 语]:xū,hǒu,hōu
[粤 语]:heo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