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且、 即世、 即事、 即事穷理、 即今、 即代、 即令、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位、 即使、 即便、 即兴、 即兴(-xìng)、 即兴之作、 即兴表演、 即刑、 即刻、 即即、 即即世世、 即即足足、 即叙、 即吉、 即命、 即墨、 即墨侯、 即墨牛、 即夕、 即夜、 即如、 即安、 即将、 即小见大、 即席、 即席发言、 即席赋诗、 即序、 即心即佛、 即心是佛、 即忙、 即戎、 即或、 即拜、 即政、 即日、 即早、 即时、 即是、 即景、 即景生情、 即期、 即此、 即死、 即温听厉、 即溜、 即照、 即物穷理、 即用、 即留、 即目、 即真、 即祚、 即禽、 即穷验问、 即立、 即色空、 即若、 即行、 即路、 即速、 即里渐里、 即阼、 即食、 即鹿无虞
一触即发、 一触即溃、 不即不离、 事寛即圆、 俯拾即是、 即即世世、 即即足足、 即心即佛、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少纵即逝、 弃同即异、 摇笔即来、 是即是、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瞬息即逝、 稍纵即逝、 舍近即远、 若即若离、 蜂虿入怀﹐随即解衣、 足律即留、 转眼即逝、 除服即吉、 非此即彼、 麾之即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不即、 刻即、 即即、 可望不可即、 可望而不可即、 在即、 当即、 旋即、 是即、 然即、 登即、 目即、 离即、 立即、 若离若即、 赓即、 赶即、 跟即、 迅即、 还即、 速即、 遂即、 遽即、 顿即
即拼音 jí 即部首 卩 即笔画 7 注音 ㄐㄧˊ 繁体字 即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折横横折捺折竖 即的意思、基本信息 即五笔86:VCBH 即五笔98:VBH 五行:水 UniCode:U+5373 四角号码:77720 仓颉:AISL GBK编码:BCB4 规范汉字:0901 即的解释● 即
jí ㄐㄧˊ
◎ 就是:知识即力量。
◎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
◎ 就,便:黎明即起。
◎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biàn )。即或。即令。
◎ 靠近:不即不离。
◎ 到,开始从事:即位。
反义词
离
英文翻译
◎ 即
namely viz.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即 jí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2) 同本义 [come near to eat]
即,就食也。——《说文》
席末取粮即稻。——《仪礼·公食礼》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
(3) 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approach;be near]
将即席。——《礼记·曲礼》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卫风·氓》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范缜《神灭论》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柳宗元《童区寄传》
(4) 又如:若即若离
(5) 登上;走上 [ascend]
公即位。——《春秋·桓公元年》
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6) 又如:即阼(即位。皇帝登极叫即阼。因古时新天子登基,有升登东阶而主祭的仪式,所以叫即阼。阼:东阶);即真(正式就皇帝位。后世以官职由代理而改为实授,也称即真);即禽(打猎,在野外猎取禽兽);即祚(皇席即位登基)
词性变化
◎ 即 jí
<连>
(1) 虽然 [though; although]
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西厢记诸宫调》
(2) 假若 [if]
即有不称。(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意即打败仗。)——汉· 刘向《列女传》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即使 [even if]
公子即合符。(即,即使。)——《史记·魏公子列传》
即谋单于。——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捕得三两头。——《聊斋志异·促织》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即或
(5) 同“则”。那就 [then]
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死即已。——《史记·陈涉世家》
死即举大名。
即更刮目相待。(即,就。)——《资治通鉴·汉纪》
◎ 即 jí
〈词性:介〉
(1) 就在某时某处;乘,趁 [while]
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即时诛灭。——《汉书·李广苏建传》
即如前年…一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即忙(连忙;赶紧);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职);即早(及早;趁早)
(3) 当 [as]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南朝齐· 谢朓《赋贫民田》
(4) 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 即 jí
〈词性:副〉
(1) 一…就 [as soon as]。如:气断即死;闻过即改
(2) 随之立刻就 [then]。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3) 立刻,当即 [at once]
王即临之。——晋· 干宝《搜神记》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处即刺杀虎。——《世说新语·自新》
即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4) 又如:即速(立刻;赶快)
(5) 那就是说,那就是 [that is;namely]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梁父即 楚将 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即此爱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即如忠烈遗骸。——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即是
◎ 即 jí
〈词性:名〉
(1) 目前,现在 [at present]。如:即目(眼前所见);即事诗(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2) 今,当天 [today]。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3) 烛头烬 [cinder]
左手执烛,右手折即。——《管子》
(4) 姓
[①][jí]
[《廣韻》子力切,入職,精。]
亦作“卽1”。“皍1”的今字。
(1)就食。
(2)就;接近;靠近。
(3)至,到。
(4)乘;登。
(5)寻求。
(6)迎合;符合。
(7)依附;附着。
(8)按照;依据。
(9)就是。
(10)指当时,当天。亦表示以后不久的时间。
(11)连词。假若。
(12)连词。尽管;即使。
(13)连词。则。
(14)介词。当。
(15)介词。就在。
(16)副词。便;就。
(17)副词。特;只。
(18)烛头之烬。
(19)通“蝍”。参见“即且”。
(20)古代法律术语。
(21)姓。
音韵参考
[上古音]:质部精母,tziet
[广 韵]:子力切,入24職,ji,曾開三入蒸精
[平水韵]:入声十三职
[国 语]:jí
[粤 语]:zik1
[闽南语]:chek4,chit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