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的组词大全100个

劾奏、 劾按、 劾捕、 劾案、 劾死、 劾治、 劾状、 劾系、 劾验

举劾、 勘劾、 厌劾、 参劾、 告劾、 奏劾、 弹劾、 投劾、 抨劾、 按劾、 推劾、 收劾、 文劾、 检劾、 深劾、 深文巧劾、 禁劾、 移劾、 空劾、 符劾、 系劾、 纠劾、 绳劾、 考劾、 自劾、 讯劾、 论劾、 诋劾、 诬劾、 追劾、 重劾、 露劾、 鞫劾、 验劾、 魇劾

劾拼音    劾部首 力 劾笔画 8 注音 ㄏㄜˊ    繁体字 劾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折撇撇捺折撇 劾的意思、基本信息 劾五笔86:YNTL 劾五笔98:YNTE 五行:水 UniCode:U+52BE 四角号码:04827 仓颉:YOKS GBK编码:DBC0 规范汉字:4001 劾的解释


hé  ㄏㄜˊ
◎ 揭发罪状:弹(tán )劾。参(cān )劾。

劾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é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亥声。本义:审理,判决)
(2) 同本义 [try;sentence]
劾,法有辜也。——《说文》
上其鞫劾文辞。——《书·吕刑》传
(3) 疏:“汉世问罪谓之鞫,断狱谓之劾。”
(4) 又如:劾死(判决死罪);劾治(审理治罪);劾按(审理核实罪状);劾捕(审查其罪,加以逮捕);劾验(审理查验)
(5) 检举揭发罪状 [impeach]
劾大不敬。——《汉书·李广苏建传》
遣其劾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齐康所劾。——《明史》
戴凤翔劾 瑞。
弹劾不避权贵。——《金史·雷渊传》
(6) 又如:弹劾;劾状(弹劾,举发罪状);劾奏(检举或弹劾其罪状)
词性变化
hé 
〈词性:名〉
(1) 检举揭发的文书 [impeaching document]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后汉书》
(2) 另见 kài

劾的汉语字典

[①][hé]
[《廣韻》胡得切,入德,匣。]
[《廣韻》胡槩切,去代,匣。]
(1)审理,判决。
(2)揭发过失或罪行。
(3)揭发罪行的文状。
(4)谓以符咒等降伏鬼魅。
[②][kài]
[《廣韻》苦戒切,去怪,溪。]
勤;快。

音韵参考

[广 韵]:苦戒切,去16怪,qiè,蟹開二去皆溪
[平水韵]:去声六御·去声十一队·入声十三职
[唐 音]:h?k
[国 语]:hé
[粤 语]:hat6
[闽南语]:hai7

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力字部】 劾;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47第20(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胡槩切【集韻】戸代切【韻會】戸槩切,?音瀣。【說文】法有罪也。【玉篇】推劾也。【廣韻】推窮罪人。【增韻】按劾也。【六書故】劾猶覈也,考劾其實也。【韻會】鞠也。【後漢·範滂傳】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滂知意不行,投劾去。【註】自投其劾狀而去。又【集韻】勤力也。一曰勉也。又【唐韻】【正韻】胡得切【集韻】【韻會】紇則切,?恆入聲。又【集韻】【類篇】【韻會】?下改切,瀣上聲。義?同。 劾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