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丈、 函三、 函义、 函书、 函人、 函令、 函件、 函使、 函催、 函关、 函养、 函冒、 函列、 函匣、 函匦、 函受、 函告、 函和、 函售、 函商、 函塞、 函复、 函夏、 函大、 函宇、 函寄、 函封、 函崤、 函工、 函师、 函席、 函幽育明、 函开、 函弘、 函心、 函思、 函托、 函括、 函授、 函授大学、 函授学校、 函授教育、 函掩、 函数、 函数论、 函方、 函札、 函杖、 函枋、 函柬、 函洛、 函活、 函渭、 函濡、 函片、 函牍、 函牛、 函牛之鼎、 函牛鼎、 函犀、 函生、 函电、 函电交驰、 函盖、 函盖乾坤、 函盖充周、 函盖包荒、 函盖干坤、 函矢、 函矢相攻、 函知、 函示、 函秦、 函稿、 函答、 函管、 函箱阵、 函索、 函约、 函翰、 函聘、 函育、 函脚、 函舆、 函藏、 函藳、 函装、 函订、 函询、 函请、 函调、 函谷、 函谷丸、 函谷关、 函谷塞、 函购、 函轘、 函车之兽、 函轴、 函辕、 函辳、 函达、 函道、 函邀、 函钟、 函问、 函阵、 函陈、 函陕、 函隐、 函首
三角函数、 二次函数、 代数函数、 偶函数、 初等函数、 单调函数、 反三角函数、 反函数、 周期函数、 复合函数、 多元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奇jī)、 对数函数、 崤函之固、 席函丈、 幂函数、 指数函数、 有理函数、 枕函书、 枕函花、 泛函分析、 泥封函谷、 玉函方、 电子函件、 超越函数、 隐函数、 青函隧道、 鸿函巨椟、 鸿函钜椟
井函、 介函、 便函、 信函、 修函、 候函、 公函、 册函、 凤函、 包函、 匦函、 印函、 发函、 唁函、 啖函、 天函、 宝函、 密函、 寸函、 尺函、 崤函、 惠函、 搑函、 施函、 木函、 枕函、 棺函、 楸函、 殽函、 潼函、 犀函、 献纳函、 珍函、 琅函、 琼函、 瑶函、 真函、 石函、 私函、 空函、 竟达空函、 端函、 签函、 紫玉函、 肃函、 蟫函、 表函、 覆函、 讯函、 诏函、 诗函、 诲函、 调函、 谏函、 贝函、 贺函、 走函、 通函、 钿函、 银函、 驰函、 鱼函、 鲛函、 麒麟函、 黼函、 龙函、 龙章凤函
函的拼音:hán,阳平调,声母为zh,韵母为án。
函的繁体字:函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函的部首:凵部。
函的笔画:8画;函字繁体字多少画:8画;函字康熙字典多少画:8画。
函的笔顺:函的笔画顺序为フ丨丶一ノ丶フ丨フ一ノ一ノノフ一,书写为横撇、竖、点、横、撇、点、横撇、竖、横撇、横、撇、横、撇、撇、横撇、横。
函字五行属什么:属水;与函字相同五行属水的起名用字有:华、文、海、红、平等五行属水的字。
函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51611人次
函字取名的寓意:寓指心胸宽广、有涵养、有学识之意。
函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心胸宽广、学富五车、文采出众之意。
函字取名的含义:函字含义为信函、书函、贺函、公函之义。
好听的带函的名字:
宇函、 玉函、 瑶函、 函君、 函霖、 诗函、 姝函、 楚函
函拼音 hán 函部首 凵 函笔画 8 注音 ㄏㄢˊ 繁体字 函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竖捺横撇捺折竖 函的意思、基本信息 函五笔86:BIBK 函五笔98:BIBK 五行:水 UniCode:U+51FD 四角号码:17772 仓颉:NUE GBK编码:BAAF 规范汉字:1322 函的解释● 函
hán ㄏㄢˊ
◎ 匣,盒子:石函。剑函。
◎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
◎ 信件:函件。公函。来函。
◎ 包含,容纳:函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函珠。
◎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英文翻译
◎ 函
case envelop lett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函
圅 hán
〈词性:名〉
(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 同本义 [tongue]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 盛物的匣子、套子 [case]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剑函;镜函
(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letter]。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 邮政 [mail]。如:函购
(7) 信封 [envelope]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 铠甲 [armor]
函,铠也。——《广雅》
(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词性变化
◎ 函 hán
〈词性:动〉
(1) 包含;容纳 [contain]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 容纳 [have a capacity of]。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case]
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 致函;去信 [write]。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 陷入 [fall into]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 函 hán
〈词性:形〉
(1) 宽阔 [wide]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①][hán]
[《廣韻》胡男切,平覃,匣。]
[《廣韻》胡讒切,平咸,匣。]
亦作“凾1”。亦作“圅1”。“椷2”的被通假字。亦作“肣1”。
(1)包含;容纳。
(2)铠甲。
(3)造甲的人。
(4)喻密布周围,形成保卫圈。
(5)匣子;封套。
(6)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7)书信。
(8)致函;去信。
(9)犹今之涵洞。
(10)函谷关的省称。
音韵参考
[广 韵]:胡男切,下平22覃,hán,咸開一平覃匣
[平水韵]:下平十三覃·下平十五咸
[唐 音]:h?m
[国 语]:hán
[粤 语]:haam4
[闽南语]:ham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