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作俑、 侍俑、 土俑、 墓俑、 木俑、 泥俑、 秦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鹰俑
俑拼音 yǒng 俑部首 亻 俑笔画 9 注音 ㄩㄥˇ 繁体字 俑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撇竖折捺竖折横横竖 俑的意思、基本信息 俑五笔86:WCEH 俑五笔98:WCEH 五行:土 UniCode:U+4FD1 四角号码:27227 仓颉:ONIB GBK编码:D9B8 规范汉字:4266 俑的解释● 俑
yǒng ㄩㄥˇ
◎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俑。陶俑。女俑。兵马俑。
英文翻译
◎ 俑
tomb figur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俑 yǒng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甬( yǒng )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同本义 [figurine]
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
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
(2) 又如:陶俑;武士俑
[①][yǒng]
[《廣韻》余隴切,上腫,以。]
[《廣韻》他紅切,平東,透。]
古时用以殉葬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
音韵参考
[广 韵]:他紅切,上平1東,tōng,通開一平東透
[平水韵]:上声二肿
[国 语]:yǒng
[粤 语]:jung2
[闽南语]:iong2,a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