汃汃
汃汃、 澎汃、 砏汃、 硍汃
汃的拼音:pà、bīn,去声调,声母为b,韵母为īn。
汃的繁体字:汃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汃的部首:氵部。
汃的笔画:5画;汃字繁体字多少画:5画;汃字康熙字典多少画:6画。
汃的笔顺:汃的笔画顺序为ノノ一ノノ丶丶一ノ丶,书写为撇、撇、横、撇、撇、点、点、横、撇、点。
汃字五行属什么:属水;与汃字相同五行属水的起名用字有:华、文、海、红、平等五行属水的字。
汃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人次
汃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之意。
汃字取名的含义:汃字含义为之义。
好听的带汃的名字:
汃拼音 pà pā 汃部首 氵 汃笔画 5 注音 ㄆㄚˋ ㄆㄚ 繁体字 汃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捺横撇捺 汃的意思、基本信息 汃五笔86:IWY 汃五笔98:IWY 五行:水 UniCode:U+6C43 四角号码:38100 仓颉:EC GBK编码:9AF1 规范汉字: 汃的解释
● 汃
bīn ㄅㄧㄣˉ
◎ 古代西极水名。
● 汃
pā ㄆㄚˉ
◎ 方言,烂熟,疲软。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汃 pā
〈词性:形〉
(1) 〈词性:方〉∶烂熟;疲软 ?[thoroughly ripe]
物及地之湿者谓之汃。——明· 岳元声《方言据》
(2) 另见 pà
[①][pà]
[《集韻》普八切,入黠,滂。]
(1)见“砏汃”、“澎汃”。
(2)见“汃汃”。
[②][bīn]
[《廣韻》卜巾切,平真,幫。]
[《廣韻》普八切,入黠,滂。]
(1)传说中的水名。
(2)同“邠”。古国名。故地在今陕西省彬县。
[③][pā]
[《字彙補》滂巴切]
方言。烂熟;疲软。
音韵参考
[广 韵]:府巾切,上平17眞,bīn,臻開三平眞B幫
[平水韵]:入声八黠
[国 语]:bīn,pà
[粤 语]:ban1paak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