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冕、 絺句绘章、 絺巾、 絺章绘句、 絺章饰句、 絺素、 絺索、 絺纩、 絺纻、 絺绘、 絺绘章句、 絺绣、 絺绤、 絺葛、 絺衣、 絺裘、 絺褐、 絺辞绘句
单絺、 暑絺、 纤絺、 绉絺、 绤絺、 裘絺、 采絺、 麤絺
絺拼音 chī 絺部首 糹 絺笔画 13 注音 ㄔ 繁体字 絺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撇捺横撇竖折竖 絺的意思、基本信息 絺五笔86:XQDH 絺五笔98:XRDH 五行:金 UniCode:U+7D7A 四角号码:24927 仓颉:VFKKB GBK编码:BD82 规范汉字:7178 絺的解释● 絺
chī ㄔˉ
◎ 细葛布。
◎ 细葛布做的衣服。
◎ 古邑名,中国春秋时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
◎ 刺绣。
◎ 喻修饰文词。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絺 c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希声。本义:细葛布)
(2) 同本义 [fine hemp cloth]
絺,细葛也。——《说文》
葛之精者曰絺。——《小尔雅》
厥贡盐絺。——《书·禹贡》
幂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袗絺络不入公门。——《礼记·曲礼》
(3) 又如:絺衣(细葛布衣);絺素(细白葛布);絺葛(葛布);絺纩(葛布与丝绵)。也指细葛布的衣服。如:絺服(葛布制的衣服);絺冕(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礼服)
(4) 古邑名。春秋时周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Chī town]
[①][chī]
[《廣韻》丑飢切,平脂,徹。]
(1)细葛布。
(2)古邑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
(3)姓。春秋晋有絺疵。见《姓氏急就篇》。
[②][zhǐ]
[《集韻》展几切,上旨,知。]
通“黹1”。
音韵参考
[广 韵]:丑飢切,上平6脂,chī,止開三平脂B徹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c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