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的组词大全100个

祠主、 祠事、 祠享、 祠位、 祠兵、 祠具、 祠典、 祠厘、 祠器、 祠坛、 祠城、 祠堂、 祠墓、 祠宇、 祠官、 祠室、 祠宫、 祠容、 祠寺、 祠尾、 祠屋、 祠山神、 祠庙、 祠廪、 祠曹、 祠正、 祠求、 祠灶、 祠田、 祠监、 祠祀、 祠祝、 祠祭、 祠祭司、 祠祷、 祠禄、 祠荐、 祠谒、 祠赛、 祠部、 祠部牒、 祠醮、 祠馆

侍祠官、 武梁祠画像

三龙祠、 丐祠、 专祠、 丛祠、 丰祠、 主祠、 乞祠、 乡祠、 乡贤祠、 云祠、 享祠、 亲祠、 仁祠、 从祠、 伏祠、 佛狸祠、 佛祠、 侍祠、 侑祠、 修祠、 内祠、 凤女祠、 吊祠、 土谷祠、 大忠祠、 奉祠、 妒女祠、 宝祠、 宫祠、 家祠、 岱祠、 庙祠、 房祠、 斋祠、 方祠、 明祠、 春祠、 晋祠、 杜公祠、 杜工部祠、 柳子祠、 柳祠、 楚王祠、 楚祠、 武侯祠、 汾祠、 洞霄祠、 淫祠、 湘女祠、 湘山祠、 湛祠、 滥祠、 灵祠、 生祠、 监祠、 真祠、 短簿祠、 碧霞元君祠、 碧霞祠、 礼祠、 礿祠、 祆祠、 祖祠、 祝祠、 祭祠、 祷祠、 禊祠、 禋祠、 禼祠、 秋祠、 种祠、 稷祠、 类祠、 绮季祠、 绮里祠、 罢祠、 节孝祠、 节祠、 藂祠、 蚩尤祠、 蜡祠、 行祠、 解祠、 诡祠、 豹祠、 贞祠、 贤祠、 道祠、 遗祠、 遥祠、 郊祠、 醮祠、 閟祠、 露筋祠、 香火祠、 鬼祠、 黄陵祠、 齐祠、 龙祠

祠的拼音:cí,阳平调,声母为ch,韵母为í。

祠的繁体字:祠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祠的部首:礻部。

祠的笔画:9画;祠字繁体字多少画:9画;祠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0画。

祠的笔顺:祠的笔画顺序为ノフ一ノフ一一フ一丶フ丨丶フ一丨フ一,书写为撇、横撇、横、撇、横撇、横、横、横撇、横、点、横撇、竖、点、横撇、横、竖、横撇、横。

祠字五行属什么:属金;与祠字相同五行属金的起名用字有:玉、小、金、静、超等五行属金的字。

祠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948人次

祠字取名的寓意:寓指之意。

祠字取名的含义:祠字含义为之义。

好听的带祠的名字:

祠玮、 书祠、 耀祠、 妍祠、 拓祠、 祠翀、 承祠、 祠童

祠拼音    祠部首 礻 祠笔画 9 注音 ㄘˊ    繁体字 祠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折竖捺折横竖折横 祠的意思、基本信息 祠五笔86:PYNK 祠五笔98:PYNK 五行:金 UniCode:U+7960 四角号码:37220 仓颉:IFSMR GBK编码:ECF4 规范汉字:1713 祠的解释


cí   ㄘˊ
◎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英文翻译


ancestral temple

祠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í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2) 同本义 [spring sacrifice]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
(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temple]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4)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5) 祠禄的省称 [salary]。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
词性变化
cí 
〈词性:动〉
(1) 引申为祭祀 [offer a sacrifice to]
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韩非子·十过》
(2)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祠的汉语字典

[①][cí]
[《廣韻》似兹切,平之,邪。]
(1)祭名。春祭。
(2)祭祀。
(3)得福而后祭神报谢。
(4)祠堂;庙。
(5)“祠禄”的省称。

音韵参考

[广 韵]:似兹切,上平7之,sí,止開三平之邪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ci4
[闽南语]:su5

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示字部】 祠;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42第06(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音詞。祭也。【詩·小雅】禴祠烝嘗。【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又報賽也。【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又神祠。【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 又廟也。【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司馬光·文潞公家廟?】先王之制,天子至官師皆有廟。秦尊君?臣,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又生祠。【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又祠官。【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又叶祥吏切,音劑。【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迭代。蒸蒸之心,感物增思。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代叶地,思叶四。 祠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