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夷、 瘢楞、 瘢疣、 瘢疵、 瘢疻、 瘢痆、 瘢痍、 瘢痏、 瘢痕、 瘢耆、 瘢胝、 瘢迹
寻瘢索绽
伤瘢、 催租瘢、 刀瘢、 创瘢、 吹垢索瘢、 吹毛求瘢、 吹毛索瘢、 战瘢、 树瘢、 汗瘢、 洗垢求瘢、 洗垢索瘢、 疤瘢、 疮瘢、 痘瘢、 索垢吹瘢、 索瘢、 诗瘢、 雀瘢
瘢拼音 bān 瘢部首 疒 瘢笔画 15 注音 ㄅㄢ 繁体字 瘢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横撇捺横撇撇折捺横捺撇折折捺 瘢的意思、基本信息 瘢五笔86:UTEC 瘢五笔98:UTUC 五行:水 UniCode:U+7622 四角号码:00147 仓颉:KHYE GBK编码:F1A3 规范汉字:5982 瘢的解释● 瘢
bān ㄅㄢˉ
◎ 疮痕,疤瘌,斑点:刀瘢。疮瘢。汗瘢。雀瘢。
◎ 皮肤上的一点:“美玉可以减瘢。”
◎ 缺点或过失。
英文翻译
◎ 瘢
sca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瘢 bān
〈词性:名〉
(1) 创伤或疮疖等愈后的疤痕 [scab;scar]
瘢,痍也。从疒,般声。——《说文》
瘢,痕也。——《苍颉篇》
视其面,果有瘢。——《汉书·朱博传》
(2) 又如:瘢疣(瘢痕和赘疣);瘢夷(创伤)
(3) 皮肤上的斑点 [mark]
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红楼梦》
(4) 又如:瘢迹(瘢痕;痕迹)
(5) 比喻缺点或过失 [error]。如:瘢疵;瘢痍(比喻过失,缺点)
[①][bān]
[《廣韻》薄官切,平桓,並。]
(1)创口或疮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
(2)泛指痕迹。
(3)皮肤上的斑点。
(4)比喻过失,缺点。
音韵参考
[广 韵]:薄官切,上平26桓,pán,山合一平桓並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
[粤 语]:baan1
[闽南语]:p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