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人、 豳什、 豳公、 豳奏、 豳文、 豳歌、 豳诗、 豳谷、 豳钥、 豳雅、 豳颂、 豳风、 豳风图
玢豳、 轮豳、 龡豳
豳拼音 bīn 豳部首 豕 豳笔画 17 注音 ㄅㄧㄣ 繁体字 豳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会意 笔顺 横撇折撇撇撇捺竖横撇折撇撇撇捺折竖 豳的意思、基本信息 豳五笔86:EEMK 豳五笔98:MGEE 五行:水 UniCode:U+8C73 四角号码:22770 仓颉:UMOO GBK编码:E1D9 规范汉字:6222 豳的解释● 豳
bīn ㄅㄧㄣˉ
◎ 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豳 Bīn
〈词性:名〉
同“邠”。古都邑名 [Bin city]。在今陕西郴县。如:豳州(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邠县);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诗七篇,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辛勤力作的情景,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
[①][bīn]
[《廣韻》府巾切,平真,幫。]
(1)古国名。周的祖先公刘所立,其地在今陕西省彬县以东旬邑县境。
(2)指豳地的诗歌或乐曲。
[②][bān]
[《集韻》逋閑切,平山,幫。]
通“斑1”。
斑纹;杂色花纹。
音韵参考
[广 韵]:府巾切,上平17眞,bīn,臻開三平眞B幫
[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粤 语]:ban1
[闽南语]:pi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