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冕、 裨助、 裨增、 裨将、 裨属、 裨师、 裨正、 裨海、 裨瀛、 裨王、 裨益、 裨笠、 裨苙、 裨衣、 裨补、 裨裨、 裨贩、 裨赞、 裨辅、 裨附
大有裨益
偏裨、 匡裨、 无裨、 补裨、 裨裨、 陪裨
裨拼音:[bì]
英文释义benefit 好处; 优势; 福利费; 保险金; 慈善活动;
advantage 有利条件; 优势; 优点,好处;
实用场景例句
It won't help matters.
无裨于事.
Lay by the sea, bury all of your fear , Lady lay.
让大海将?盟?械目志迓裨?女士.
One can greatly benefit by reading extensively.
博览群书,可裨补阙漏.
What interested me most in that movie was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Alps.
(强调主语)那部电影使我最感兴趣的是阿尔裨斯山那美丽的风景.
It is Rotarians educating people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a better pfe.
扶轮社员们让人们接受教育裨有基础建立更美好的生活.
As a subordinate general , you have to cooperate fully with the commanding general.
身为裨将, 必须努力配合主将的工作.
This measure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job.
此项措施对改进工作大有裨补.
词组搭配benefit
裨益,好处
remedy
弥补缺点和不足
advantage;benefit;profit
益处,补益
裨拼音 bì pí 裨部首 衤 裨笔画 13 注音 ㄅㄧˋ ㄆㄧˊ 繁体字 裨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折竖撇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裨的意思、基本信息 裨五笔86:PURF 裨五笔98:PURF 五行:水 UniCode:U+88E8 四角号码:36240 仓颉:LHHJ GBK编码:F1D4 规范汉字:5596 裨的解释● 裨
bì ㄅㄧˋ
◎ 增添,补助:大有裨益。裨补。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裨 bì
〈词性:动〉
(1) 弥补;补助 [make up; remedy]
裨,接益也。——《说文》
若以同裨同。——《国语·郑语》。注:“益也。”
裨辅先君、裨诸侯之阙。——《国语·晋语》。注:“补也。”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裨正(裨补匡正);裨益(补益;益处)
(3) 另见 pí
词性变化
◎ 裨 pí
〈词性:形〉
(1) 副佐 [vice;small]
豫州授以裨师。——《文选·为袁绍檄》
(2) 又如:裨师(一部分军队。即偏师);裨附(裨辅。辅佐);裨赞(辅助);裨属(佐属);裨将军(副将军)
(3) 引申为小 [small]
于是有裨海王不之。——《史记·孟荀传》
得右贤裨王十余人。——《汉书·卫青传》
(4) 又如:裨王(汉时称匈奴的小王);裨海(小海);裨贩(小贩)
(5) 另见 bì
[①][pí]
[《廣韻》符支切,平支,並。]
“朇1”的今字。“卑4”的被通假字。
(1)古代的次等礼服。与最上等的相对而言。
(2)副贰;辅佐。
(3)引申为小。参见“裨海”。
(4)通“陴”。
(5)古邑名。春秋庸国属地。《左传·文公十六年》:“唯裨、鯈、魚人實逐之。”杜预注:“裨、鯈、魚,庸三邑。”一说,部落名。杨伯峻注:“裨、鯈、魚恐俱是庸人所帥'羣蠻'之部落名,杜注不可信。裨、鯈所在之地,今已不得知。魚則當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五里。”
(6)姓。春秋时郑有裨灶。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②][bì]
[《廣韻》必移切,平支,幫。]
亦作“禆1”。亦作“禆2”。
(1)增加;增补。
(2)弥补。
(3)补益。
音韵参考
[广 韵]:府移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A幫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bei1pei4
[闽南语]:p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