藨草、 藨蓘
杀人如藨、 栽秧藨、 蛇藨
藨拼音 biāo 藨部首 艹 藨笔画 18 注音 ㄅㄧㄠ 繁体字 藨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捺捺捺捺 藨的意思、基本信息 藨五笔86:AYNO 藨五笔98:AOXO 五行:木 UniCode:U+85E8 四角号码:44231 仓颉:TIPF GBK编码:CB91 规范汉字:8168 藨的解释● 藨
biāo ㄅㄧㄠˉ
◎ 藨草,茎可用来编席或织草鞋。
◎ 芦苇的花穗。
◎ 古通“穮”,除草。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藨 biāo
〈词性:名〉
(1) 即鹿藿( Rhynchosia volubilis ),一种多年生蔓草,叶互生,三出复叶,荚果红褐色 [twining rhynchosia]
(2) 即莎草属植物,可以编席、草鞋 [bulrush]
藨,即今所用作席者也。—— 《汉书》
[①][biāo]
[《廣韻》甫嬌切,平宵,幫。]
[《廣韻》平表切,上小,並。]
[《集韻》悲嬌切,平宵,幫。]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高四尺多,丛生。茎可编席、制绳、鞋等物。
(2)通“穮”。耕耘。
(3)通“蒿”。气蒸发貌。
[②][pāo]
[《廣韻》普袍切,平豪,滂。]
果名。莓的一种。
音韵参考
[广 韵]:甫嬌切,下平4宵,biāo,效開三平宵B幫
[粤 语]:bi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