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举、 徧儛、 徧历、 徧告、 徧周、 徧地、 徧存、 徧安、 徧布、 徧师、 徧徧、 徧循、 徧戒、 徧手钱、 徧报、 徧拍、 徧拜、 徧搜、 徧施、 徧晓、 徧服、 徧游、 徧照、 徧爱、 徧省、 徧眺、 徧知、 徧礼、 徧祀、 徧祭、 徧积、 徧至、 徧舞、 徧行、 徧覆、 徧覩、 徧见、 徧观、 徧览、 徧觛、 徧计所执性、 徧计所执自性、 徧该、 徧诫、 徧读、 徧谈、 徧谕、 徧谢、 徧赊、 徧赐、 徧赞、 徧通、 徧闻
五徧行、 并容徧覆
交徧、 周徧、 均徧、 大徧、 布徧、 徧徧、 抪徧、 普徧、 朝成暮徧
徧拼音 biàn 徧部首 彳 徧笔画 12 注音 ㄅㄧㄢˋ 繁体字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撇竖捺折横撇竖折横竖竖 徧的意思、基本信息 徧五笔86:TYNA 徧五笔98:TYNA 五行: UniCode:U+5FA7 四角号码:23227 仓颉:HOISB GBK编码: 规范汉字: 徧的解释● 徧
biàn ㄅㄧㄢˋ
◎ 同“遍”。
[①][biàn]
[《廣韻》方見切,去線,幫。]
“扁4”的被通假字。“遍1”的古字。“偏2”的被通假字。
(1)普遍;全部。
(2)谓遍及。
(3)量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完成的次数。
(4)量词。唐宋时称乐曲的结构单位。今存词调犹可见其遗迹,如《哨徧》、《泛清波摘徧》。
[②][piān]
[《集韻》紕延切,平,滂。]
同“偏1”。
(1)偏私。
(2)辅助;辅佐。参见“徧2手錢”、“徧2師”。
音韵参考
[广 韵]:方見切,去32霰,biàn,山開四去先幫
[唐 音]:*bi??n
[国 语]:biàn
[粤 语]:pi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