攩拼音
dǎng 攩部首 扌 攩笔画 23 注音
ㄉㄤˇ 繁体字 攩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横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捺撇横竖横横捺捺捺捺 攩的意思、基本信息 攩五笔86:RIPO 攩五笔98:RIPO 五行:火 UniCode:U+6529 四角号码:59031 仓颉:QFBF GBK编码:9486 规范汉字: 攩的解释
● 攩
dǎng ㄉㄤˇ
◎ 同“挡1”。
攩的汉语字典
[①][dǎng]
[《集韻》底朗切,上蕩,端。]
(1)同“黨”。朋党。
(2)同“擋”。遮挡,抵挡。
(3)古代兵器。矛戟之属。
[②][tǎng]
[《廣韻》他朗切,上蕩,透。]
[《廣韻》胡廣切,上蕩,匣。]
[《廣韻》乎曠切,去宕,匣。]
捶打。
音韵参考
[广 韵]:他朗切,上37蕩,tǎng,宕開一上唐透
[国 语]:dǎng,tǎng
[粤 语]:dong2dong3
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攩;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464第27(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多朗切【集韻】底朗切,?音黨。【說文】朋羣也。通作黨。 又【唐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帑。擊也。今俗用爲抵攩字。遮遏也。 又【唐韻】胡廣切【集韻】戸廣切,?音晃。亦擊也。一曰推行也。【揚子·方言】㧙抌,推也,沅湧?幽之語,或曰攩。【郭璞註】今江東人亦名推爲攩。 又【集韻】止兩切,音掌。義同。 又【唐韻】【集韻】?胡曠切,黃去聲。搥打也。或作擴。 攩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