鄡字的意思

鄡拼音 qiāo    鄡部首 阝 鄡笔画 13 注音 ㄑㄧㄠ    繁体字 鄡 部首笔画 2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竖折横横横折横竖撇捺折竖 鄡的意思、基本信息 鄡五笔86:WVGB 鄡五笔98:QSBH 五行:木 UniCode:U+9121 四角号码:27927 仓颉:HDNL GBK编码:E083 规范汉字: 鄡的解释


qiāo   ㄑㄧㄠˉ
◎ 中国东汉县名,在今河北省束鹿(今辛集市)东南。
◎ 〔鄡阳〕中国汉代县名,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
◎ 姓。

鄡的汉语字典

[①][qiāo]
[《廣韻》苦幺切,平蕭,溪。]
(1)古县名。东汉改郻县为鄡县。故地在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
(2)古县名。鄡阳县,汉高帝六年置。故地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鄱阳湖中。
(3)亭名。在今河南省西峡县境。
(4)姓。春秋有鄡单。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音韵参考

[广 韵]:苦幺切,下平3蕭,qiāo,效開四平蕭溪
[粤 语]:hiu1

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鄡;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77第03(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苦幺切【集韻】牽幺切【正韻】牽遙切,?音蹺。【說文】鉅鹿縣名。【後漢·光武紀】擊銅馬于鄡。【註】鄡,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 又鄡陽。【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漢·王莽傳】析宰將兵數千,屯鄡亭。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一作郻。俗作?。
考證:〔【後漢·光武紀】繫銅馬于鄡。〕 謹照原文繫改擊。 鄡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基本字义

qiāo(ㄑ一ㄠ)

⒈  中国东汉县名,在今河北省束鹿(今辛集市)东南。

⒉  〔鄡阳〕中国汉代县名,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

⒊  姓。

异体字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