輦拼音
niǎn 輦部首 車 輦笔画 15 注音
ㄋㄧㄢˇ 繁体字 輦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独体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横撇捺横横撇捺横竖折横横横竖 輦的意思、基本信息 輦五笔86:FWFL 輦五笔98:GGLJ 五行:火 UniCode:U+8F26 四角号码:55506 仓颉:QOJWJ GBK编码:DD82 规范汉字: 輦的解释
● 輦
niǎn ㄋㄧㄢˇ
◎ 见“辇”。
輦的汉语字典
[①][niǎn]
[《廣韻》力展切,上獮,來。]
“辇1”的繁体字。
(1)人拉的车。
(2)指肩舆。类似后世的轿子。
(3)秦汉后专指帝王后妃所乘的车。
(4)挽车。
(5)指挽车的人。
(6)乘车。
(7)载运;运送。
(8)借指京城。
音韵参考
[广 韵]:力展切,上28獮,liǎn,山開三上仙A來
[平水韵]:上声十六铣
[粤 语]:lin5
[闽南语]:lian2
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車字部】 輦;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45第13(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展切,音鄻。【廣韻】人步輓車也。【詩·小雅】我任我輦。【註】任,負任者。輦,人輓車也。 又輓運也。【左傳·莊十二年】南宮萬以乗車輦其母。 又京師謂之輦下。【後漢·周紆傳】典司京輦。 又宮中道曰輦道。【司馬相如·上林賦】輦道纚屬。【註】閣道可乗輦而行者。 又輦郞,官名。【前漢·劉向傳】向以父德任爲輦郞。【註】引御輦郞也。 又姓。
考證:〔【左傳·莊十一年】南宮萬以乗車替其母。〕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二年。 輦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