汃字的意思

汃拼音       汃部首 氵 汃笔画 5 注音 ㄆㄚˋ    ㄆㄚ    繁体字 汃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捺横撇捺 汃的意思、基本信息 汃五笔86:IWY 汃五笔98:IWY 五行:水 UniCode:U+6C43 四角号码:38100 仓颉:EC GBK编码:9AF1 规范汉字: 汃的解释


bīn   ㄅㄧㄣˉ
◎ 古代西极水名。

pā   ㄆㄚˉ
◎ 方言,烂熟,疲软。

汃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pā 
〈词性:形〉
(1) 〈词性:方〉∶烂熟;疲软 ?[thoroughly ripe]
物及地之湿者谓之汃。——明· 岳元声《方言据》
(2) 另见 pà 

汃的汉语字典

[①][pà]
[《集韻》普八切,入黠,滂。]
(1)见“砏汃”、“澎汃”。
(2)见“汃汃”。
[②][bīn]
[《廣韻》卜巾切,平真,幫。]
[《廣韻》普八切,入黠,滂。]
(1)传说中的水名。
(2)同“邠”。古国名。故地在今陕西省彬县。
[③][pā]
[《字彙補》滂巴切]
方言。烂熟;疲软。

音韵参考

[广 韵]:府巾切,上平17眞,bīn,臻開三平眞B幫
[平水韵]:入声八黠
[国 语]:bīn,pà
[粤 语]:ban1paak3

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汃; 康熙笔画:6; 页码:页604第0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玉篇】彼銀切【唐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邠。【說文】西極之水也。引爾雅:東至於泰遠,西至於汃國。◎按今《爾雅·釋地》本作邠國。 又【廣韻】【集韻】【韻會】?普八切,攀入聲。義同。 又水貌。【張衡·南都賦】砏汃輣軋。【註】波相激聲。【韓愈·征蜀聮句】獠江息澎汃。【註】與澎湃同。〇按《五音篇海》書作?,譌。
考證:〔又【唐韻】【集韻】【韻會】?普八切。〕 謹按說文註下所引唐韻只有府巾切。惟廣韻音普八切。謹將唐韻改爲廣韻。 汃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基本字义

bīn(ㄅ一ㄣ)

⒈  古代西极水名。

其他字义

pà(ㄆㄚˋ)

⒈  〔澎汃〕波浪冲击声,如“汉栈罢嚣阗,獠江息汃汃。”

其他字义

pā(ㄆㄚ)

⒈  方言,烂熟,疲软。

异体字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