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蜆
xiǎn ㄒㄧㄢˇ
◎ 见“蚬”。
[①][xiàn]
[《廣韻》胡典切,上銑,匣。]
[《廣韻》苦甸切,去霰,溪。]
亦作“咞2”。“蚬1”的繁体字。
蝶类的幼虫。赤头,长寸许,吐丝作茧,悬于空中,俗名缢女。
[②][xiǎn]
[《廣韻》呼典切,上銑,曉。]
“蚬2”的繁体字。
(1)软体动物。介壳圆形或心脏形,表面有轮状纹。淡水产,我国南北各地都有。肉可食,壳研粉可入药。
(2)见“蜆2木”。
音韵参考
[广 韵]:胡典切,上27銑,xiàn,山開四上先匣
[平水韵]:上声十六铣·去声十七霰
[粤 语]:hi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
蜆
⒈ 軟體動物,介殼形狀像心臟,表面暗褐色,有輪狀紋,內面色紫,棲淡水軟泥中。肉可食,殼可入藥。亦稱“扁螺”。
a variety of biva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