茷拼音
fá 茷部首 艹 茷笔画 9 注音
ㄈㄚˊ 繁体字 茷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竖撇竖横折撇捺 茷的意思、基本信息 茷五笔86:AWAR 茷五笔98:AWAU 五行:木 UniCode:U+8337 四角号码:44253 仓颉:TOI GBK编码:C69E 规范汉字: 茷的解释
● 茷
fá ㄈㄚˊ
◎ 草叶茂盛。
茷的汉语字典
[①][fá]
[《廣韻》房越切,入月,奉。]
[《廣韻》博蓋切,去泰,幫。]
[《廣韻》符廢切,去廢,奉。]
亦作“笩1”。
(1)草叶茂盛貌。
(2)同“筏”。
[②][pèi]
[《集韻》蒲蓋切,去夳,並。]
(1)见“茷2茷”。
(2)通“旆”。
[③][bá]
[《集韻》北末切,入末,幫。]
亦作“笩3”。
见“茷3骩”。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并母,biuat
[广 韵]:符廢切,去20廢,fèi,蟹合三去廢並
[平水韵]:去声九泰·去声十一队
[粤 语]:fat6pui3
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茷;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29第05(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符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吠。草葉多也。【左傳·僖二十八年】使茅茷代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斫榛莽,焚茅茷。 又博蓋切,音貝。義同。 又房越切,音伐。義同。 又蒲蓋切,音斾。【詩·魯頌】其旂茷茷。【傳】茷茷,言有法度也。又【左傳·定四年】綪茷、㫋旌。【疏】茷,卽斾也。綪茷之下更言㫋者,茷是旗尾,㫋是旗身。 又【類篇】北末切。同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而發之。 茷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