豰字的意思

豰拼音    豰部首 豕 豰笔画 17 注音 ㄏㄨˋ    繁体字 豰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横捺折横横撇折撇撇撇捺撇折折捺 豰的意思、基本信息 豰五笔86:FPGC 豰五笔98:FPFC 五行:水 UniCode:U+8C70 四角号码:47247 仓颉:GOHNE GBK编码:D86D 规范汉字: 豰的解释


hù   ㄏㄨˋ
◎ 虎豹一类的猛兽。
◎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狗的野兽,腰以上是黄色,腰以下是黑色:“虎豹黄熊游其下,豰玃猱?  戏其巅。”

豰的汉语字典

[①][hù]
[《廣韻》呼木切,入屋,曉。]
亦作“1”。
(1)兽名。
(2)用同“觳1”。参见“豰”、“豰觫”。

音韵参考

[广 韵]:呼木切,入1屋,hu,通開一入東曉
[平水韵]:入声三觉

豰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豕字部】 豰;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98第11(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烘入聲。獸名。【爾雅·釋獸】貔,白狐,其子縠。【註】一名執夷,虎豹之屬。【孫愐曰】豰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彌猴,俗名黃腰。【蜀志】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能食虎及牛、鹿。【酉陽雜俎】黃腰,一名唐已。【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張衡·南都賦】豰玃猱㹶戲其巓。【玉篇】或作?。 又【集韻】黑角切,音謞。義同。 又【唐韻】步角切【廣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說文】小豚也。【集韻】或作?。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義同。 又【集韻】胡谷切,音斛。?豭也。 又【集韻】黑各切,音壑。豕聲。 又【廣韻】丁木切【集韻】都木切,?音剢。豰?,動物。 又【集韻】居?切,音覯。啖豬也。 豰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基本字义

hù(ㄏㄨˋ)

⒈  虎豹一类的猛兽。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狗的野兽,腰以上是黄色,腰以下是黑色:“虎豹黄熊游其下,豰玃猱㹶戏其巅。”

异体字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