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字的意思

蹴拼音    蹴部首 足 蹴笔画 19 注音 ㄘㄨˋ    繁体字 蹴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竖折横竖横竖横捺横竖折横竖撇捺横撇折捺 蹴的意思、基本信息 蹴五笔86:KHYN 蹴五笔98:KHYY 五行:金 UniCode:U+8E74 四角号码:63112 仓颉:RMYFU GBK编码:F5ED 规范汉字:6387 蹴的解释


cù   ㄘㄨˋ
◎ 踢:蹴鞠(踢球)。
◎ 踏:蹴踏。一蹴而就。

蹴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蹵 cù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就声。本义:踩,踏)
(2) 同本义 [tread]
蹴,蹑也。——《说文》
蹴,蹋也。以足逆蹋曰蹴。——《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蹴跑(践踏);蹴践(践踏);蹴踏(踩;踏)
(4) 踢 [kick]。如:蹴踏(踢);蹴球(踢球);蹴鞠(踢球)
(5) 追逐 [pursue]。如:蹴讨(追迫讨伐);蹴击(跟踪追击)
(6) 另见 jiu
基本词义
jiu
(1) ——“圪蹴”( gējiu):方言,蹲
(2) 另见 cù 

蹴的汉语字典

[①][cù]
[《廣韻》七宿切,入屋,清。]
[《廣韻》子六切,入屋,精。]
亦作“踓2”。亦作“蹵1”。
(1)踩;踏。
(2)踢。
(3)追逐;追踪。
(4)惊惭不安貌。参见“蹴然”。
(5)方言。折。
(6)同“蹙”。促,靠近。
(7)同“蹙”。狭窄。参见“蹴尖”。
(8)同“蹙”。减缩,削弱。
(9)同“蹙”。催促。
(10)同“蹙”。聚拢,皱缩。
(11)见“蹴躇”。
[②][zú]
[《集韻》就六切,入屋,從。]
亦作“蹵2”。
恭敬貌。参见“蹴2然”。

音韵参考

[广 韵]:七宿切,入1屋,cu,通開三入東清
[平水韵]:入声一屋
[粤 语]:cuk1

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蹴;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33第36(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說文】躡也。【孟子】蹴爾而與之。【趙岐註】蹴,蹋也。【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或曰起戰國時。【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䙘。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蹴然,敬貌。 蹴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基本字义

cù(ㄘㄨˋ)

⒈  踢:蹴鞠(踢球)。

⒉  踏:蹴踏。一蹴而就。

造字法

形声:从足、就声

English

kick; tread on; leap; solemn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