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壩
bà ㄅㄚˋ
◎ 见“坝”。
[①][bà]
[《集韻》必駕切,去禡,幫。]
“坝1”的繁体字。
(1)拦截水流的建筑物,用以抬高水位、积蓄水量、修建水库以及造田等。
(2)堤岸。参见“壩田”。
(3)坝子;平地。
(4)建筑在水中近岸的地方,以引导水流、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
(5)方言。沙滩;沙洲。
(6)通“耙”。
音韵参考
[广 韵]:必駕切,去40禡,bà,假開二去麻幫
[平水韵]:去声二十二禡
[国 语]:bà
[粤 语]:baa3
[闽南语]:pa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
壩
⒈ 築在河上或湖口狹處,用以擋水並提高水位的建築物。《集韻•去聲•禡韻》:“壩,堰也。”如:“水壩”、“大壩”。
⒉ 水利工程中用以鞏固堤防的建築物。如:“丁壩”。宋•單鍔《吳中水利書》:“其河自西壩至東壩十六里有餘。”
⒊ 地名用字。如中國四川省的雁門壩、陝西省的留壩。
embankment; 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