腶字的意思

腶拼音 duàn    腶部首 月 腶笔画 13 注音 ㄉㄨㄢˋ    繁体字 腶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折横横撇竖横横横撇折折捺 腶的意思、基本信息 腶五笔86:EWDC 腶五笔98:ETHC 五行:火 UniCode:U+8176 四角号码:77247 仓颉:BHJE GBK编码:C461 规范汉字: 腶的解释


duàn   ㄉㄨㄢˋ
◎ 〔腶脩〕经过捶捣加上姜桂制成的干肉,如“(主妇)取糗与腶腶,执以出。”

腶的汉语字典

[①][duàn]
[《廣韻》丁貫切,去换,端。]
见“腶脩”、“腶脯”。

音韵参考

[广 韵]:丁貫切,去29換,duàn,山合一去桓端
[粤 语]:dyun3

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腶;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89第26(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集韻】腶脩,捶脯施薑桂也。【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釋文】加薑桂曰腶脩。【公羊傳·莊二十四年】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脩云乎。【註】腶脩者,脯也。 又作鍛。【左傳·哀十一年】進稻醴粱糗腶脯焉。【釋文】腶,亦作鍛。 腶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基本字义

duàn(ㄉㄨㄢˋ)

⒈  〔腶脩〕经过捶捣加上姜桂制成的干肉,如“(主妇)取糗与腶腶,执以出。”

English

meat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