縗拼音
cuī 縗部首 糹 縗笔画 16 注音
ㄘㄨㄟ 繁体字 縗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捺横竖折横横撇折撇捺 縗的意思、基本信息 縗五笔86:XYKE 縗五笔98:XYKE 五行:火 UniCode:U+7E17 四角号码:20932 仓颉:VFYWV GBK编码:BF5C 规范汉字: 縗的解释
● 縗
cuī ㄘㄨㄟˉ
● 縗
shuāi ㄕㄨㄞˉ
◎ 均见“缞”。
縗的汉语字典
[①][cuī]
[《廣韻》倉回切,平灰,清。]
“缞1”的繁体字。
旧时丧服。用麻布条披于胸前。服三年之丧(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者用之。
音韵参考
[广 韵]:倉回切,上平15灰,cuī,蟹合一平灰清
[平水韵]:上平十灰
[粤 语]:ceoi1
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縗;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933第37(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崔。【說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玉篇】喪服也。【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註】縗,在胷前。【釋文】縗,本又作衰。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鷺首毛。 又【集韻】蘇回切,音?。編鷺羽爲衣。 又【集韻】蘇何切,音蓑。義同。 縗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