銛拼音
xiān 銛部首 釒 銛笔画 14 注音
ㄒㄧㄢ 繁体字 銛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撇横竖竖折横 銛的意思、基本信息 銛五笔86:QTDG 銛五笔98:QTDG 五行:金 UniCode:U+929B 四角号码:82164 仓颉:CHJR GBK编码:E394 规范汉字: 銛的解释
● 銛
xiān ㄒㄧㄢˉ
● 銛
tiǎn ㄊㄧㄢˇ
銛的汉语字典
[①][xiān]
[《廣韻》息廉切,平鹽,心。]
亦作“銽1”。“铦1”的繁体字。
(1)农具名。
(2)鱼叉。
(3)锋利。
(4)指磨砺使锐利。
(5)锐物;利器。
(6)指锐物、利器的尖端。
[②][tiǎn]
[《廣韻》他玷切,上忝,透。]
“铦2”的繁体字。
(1)挑取。
(2)通“恬”。参见“銛2”、“銛2襲”。
[③][guō]
[《廣韻》古活切,入末,見。]
“铦3”的繁体字。
断取。
音韵参考
[广 韵]:息廉切,下平24鹽,xiān,咸開三平鹽A心
[平水韵]:下平十四盐·上声二十八琰·入声七易
[粤 语]:cim1
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銛;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05第11(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音䆎。【說文】鍤屬。 又【玉篇】利也。【賈誼·過秦論】非銛于句戟長鎩也。【史記·秦始皇紀】作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註】晉灼曰:世俗謂利爲銛。 又【廣韻】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爲銛也。 又姓。【正字通】宋有銛朴翁,工詩。 又【集韻】習琰切,音燄。臿屬。 又【廣韻】他玷切【集韻】他點切,?音忝。【博雅】錍謂之銛。 又【博雅】斷也。【音釋】銛,他點反。又息廉反。 又【揚子·方言】銛,取也。【註】謂挑取物也。音忝。 銛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