鍪字的意思

鍪拼音 móu    鍪部首 金 鍪笔画 17 注音 ㄇㄡˊ    繁体字 鍪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折捺折竖撇撇横撇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 鍪的意思、基本信息 鍪五笔86:CBTQ 鍪五笔98:CNHQ 五行:金 UniCode:U+936A 四角号码:18109 仓颉:NKC GBK编码:F6CA 规范汉字:6309 鍪的解释


móu   ㄇㄡˊ
◎ 〔兜鍪〕古代打仗时戴的盔。
◎ 古代的一种锅。

鍪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óu 
〈词性:名〉
(1) 古代炊器,青铜制,圆底敛口,反唇。流行于汉代 [pot]
鍪,釜也。——《广雅》
(2) 古代武士戴的头盔 [helmet]。如:兜鍪(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鍪甲(盔甲)

鍪的汉语字典

[①][móu]
[《廣韻》莫浮切,平尤,明。]
亦作“鉾2”。
(1)古代炊器。似釜而反唇。流行于汉代。
(2)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3)形似头盔的帽子。

音韵参考

[广 韵]:莫浮切,下平18尤,miú,流開三平尤明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粤 语]:mau4
[闽南语]:mau5

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鍪;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314第24(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說文】鍑也。 又【廣韻】兜鍪,首鎧。【書·說命·惟甲冑起戎註】冑,兜鍪也。【釋文】鍪,莫侯反。【韻會】譌作䥐。 又【正韻】冠卷。【荀子·禮論篇】冠有鍪而無縱。 又【集韻】莫?切,音茂。【博雅】釜也。 又【韻補】叶蒙晡切,音模。【急就章】弓弩箭矢鎧兜鍪,鐵棰撾杖梲柲殳。殳音殊。 【正字通】兜鍪,形似釜而反脣,非炊具。說文長箋云:軍士以首鎧爲炊具,故曰兜。兜爲冑名,鍪則釜名,一物兼二義。按軍伍鐎斗,晝炊夜擊,未有以首鎧炊者。凡被圍,糧匱援絕,煮弩鎧,食筋革,皆勢窮使然,非軍士例用首鎧爲炊也。箋說誤。 鍪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基本字义

móu(ㄇㄡˊ)

⒈  〔兜鍪〕古代打仗时戴的盔。

⒉  古代的一种锅。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n iron pan; a metal cap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