纚拼音
lí 纚部首 糹 纚笔画 25 注音
ㄌㄧˊ 繁体字 纚 部首笔画 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折折捺捺捺捺横竖折捺横竖折捺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 纚的意思、基本信息 纚五笔86:XGMX 纚五笔98:XGMX 五行:火 UniCode:U+7E9A 四角号码:21912 仓颉:VFMMP GBK编码:C07B 规范汉字: 纚的解释
● 纚
lí ㄌㄧˊ
◎ 绳索。
◎ 系住。
◎ 盛装的样子。
● 纚
lǐ ㄌㄧˇ
◎ 连续;相连。
纚的汉语字典
[①][xǐ]
[《廣韻》所綺切,上紙,生。]
(1)束发的帛。
(2)群行貌。
(3)见“纚纚”。
[②][sǎ]
[《集韻》所蟹切,上蟹,生。]
(1)网。
(2)见“纚2纚”。
[③][lí]
[《集韻》鄰知切,平支,來。]
通“縭1”。
(1)緌。
(2)引申为系。
[④][lǐ]
[《集韻》輦尒切,上紙,來。]
连续。参见“纚4屬”。
音韵参考
[广 韵]:所綺切,上4紙,shǐ,止開三上支B生
[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声四纸·上声九蟹
[粤 语]:saai2
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纚;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944第10(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蹝。【說文】冠織也。【釋名】纚,以韜髪者也。以纚爲之,因以爲名。【廣韻】同縰。【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註】今之幘梁也。【前漢·江充傳】冠襌纚步搖。【註】纚,織絲爲之,卽今方目紗是也。【後漢·輿服志】法冠,高五寸,以纚爲展筩。【註】纚,今之縰。通俗文:幘里曰纚。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纚乎淫淫。【註】群行貌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輦道纚屬。【註】纚迤相連屬也。 又【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詩·小雅】紼纚維之。【傳】纚,緌也。【釋文】韓詩云:筰也。 又【集韻】【韻會】?所蟹切,音灑。【史記·司馬相如傳】落英幡纚。【註】幡纚,偏幡也。 又【集韻】所宜切。【前漢·揚雄傳】灕虖幓纚。【註】車飾貌也。 又【集韻】所禾切,音羅。【屈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註】胡繩,香草。纚纚,索好貌。 又【集韻】疎士切,音史。【張衡·西京賦】奮長袖之颯纚。【註】颯纚,長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連也。 纚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