楴拼音
dì 楴部首 木 楴笔画 13 注音
ㄉㄧˋ 繁体字 楴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横竖撇捺捺横捺撇捺折竖折竖 楴的意思、基本信息 楴五笔86:SUPH 楴五笔98:SYUH 五行:火 UniCode:U+6974 四角号码:40927 仓颉:DYBB GBK编码:984E 规范汉字: 楴的解释
● 楴
dì ㄉㄧˋ
◎ 古代簪子一类的束发用具。
● 楴
shì ㄕˋ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楴的汉语字典
[①][tì]
[《廣韻》他計切,去霽,透。]
笄、簪等类整发用具。
[②][dǐ]
[《集韻》丁計切,去霽,端。]
同“柢1”。
树根。
[③][shì]
[《篇海類編》式志切]
木名。
音韵参考
[广 韵]:他計切,去12霽,tì,蟹開四去齊透
[平水韵]:去声八霁
[国 语]:dì
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楴;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41第16(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正韻】?他計切,音涕。楴枝,整髮釵也。或从手作揥。【詩·鄘風】象之揥也。【魏風】佩其象揥。【註】揥以摘髮,象骨爲之。 又【集韻】大計切,音第。䈂屬。 又【集韻】徒二切,音地。簪屬。 又【類篇】丁計切,音帝。根也。 又【篇海】式志切,音世。木名。
考證:〔【詩·邶風】象之揥也。〕 謹照原文邶風改鄘風。 楴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