癅字的意思

癅拼音 liú    癅部首 疒 癅笔画 17 注音 ㄌㄧㄡˊ    繁体字 癅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撇捺横横竖竖横折折横竖折横竖横 癅的意思、基本信息 癅五笔86:UGAL 癅五笔98:UGJL 五行:火 UniCode:U+7645 四角号码:00162 仓颉:KMLW GBK编码:B040 规范汉字: 癅的解释


liú   ㄌㄧㄡˊ
◎ 古同“瘤”。

癅的汉语字典

[①][liú]
[《廣韻》力求切,平尤,來。]
[《廣韻》力救切,去宥,來。]
亦作“癅1”。“柳2”的被通假字。
(1)谓人和动物体表或筋骨间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肉疙瘩。
(2)树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音韵参考

[粤 语]:lau4

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癅;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780第30(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畱。【說文】腫也。【玉篇】瘜肉也。【廣韻】肉起疾。【釋名】癅,流也。血流聚所生癅腫也。【正字通】癅肬二病似同實異。與肉偕生者爲肬,病而漸生者爲癅。【抱朴子勗學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 又【韻會】或作?。通作旒。【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又【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義同。
考證:〔又【韻會】作?。通作旈。【公羊傳·襄十六年】君若贅旈然。〕 謹照原文兩旈字俱改旒。 癅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基本字义

liú(ㄌ一ㄡˊ)

⒈  古同“瘤”。

English

a swelling, tumor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