麕拼音
jūn 麕部首 鹿 麕笔画 19 注音
ㄐㄩㄣ 繁体字 麕 部首笔画 11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竖折撇横竖撇捺横 麕的意思、基本信息 麕五笔86:YNJT 麕五笔98:OXXT 五行:火 UniCode:U+9E95 四角号码:00261 仓颉:IPWHD GBK编码:FB8E 规范汉字: 麕的解释
● 麕
jūn ㄐㄩㄣˉ
◎ 同“麇2”。
麕的汉语字典
[①][jūn]
[《廣韻》居筠切,平真,見。]
亦作“麏1”。亦作“麕1”。
(1)獐子。
(2)春秋时国名。为楚所灭。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3)春秋时地名。
[②][qún]
[《集韻》衢云切,平文,羣。]
亦作“麏2”。亦作“麕2”。
成群。参见“麇2至”、“麇2集”。
[③][kǔn]
[《字彙》苦允切]
亦作“麏3”。亦作“麕3”。
捆绑。
音韵参考
[上古音]:文部見母,kyu?n
[广 韵]:居筠切,上平17眞,jūn,臻合三平眞B見
[粤 语]:kwan2
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鹿字部】 麕;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510第28(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說文】麞也。麕,其總名也。【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跡解,絕有力豣。【疏】辨麕類。【埤雅】麕鹿皆健駭,而麕性膽尤怯,飮水,見影輒奔。【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禮·內則】麕脯。 又【正韻】苦隕切,音稛。束縛也。 麕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