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拼音
cāng 滄部首 氵 滄笔画 13 注音
ㄘㄤ 繁体字 滄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捺横撇捺捺折横横撇竖折横 滄的意思、基本信息 滄五笔86:IWYK 滄五笔98:IWYK 五行:水 UniCode:U+6EC4 四角号码:38167 仓颉:EOIR GBK编码:9CE6 规范汉字: 滄的解释
● 滄
cāng ㄘㄤˉ
◎ 见“沧”。
滄的汉语字典
[①][cāng]
[《廣韻》七岡切,平唐,清。]
[《廣韻》初亮切,去漾,初。]
“沧1”的繁体字。
(1)同“凔”。寒冷。
(2)通“蒼”。水青绿色。
(3)通“蒼”。灰白色。参见“滄浪”。
[《廣韻》烏孔切,上董,影。]
(1)云气腾涌貌;青烟弥漫貌。
(2)大水沸涌貌。
(3)浓。
音韵参考
[广 韵]:七岡切,下平11唐,cāng,宕開一平唐清
[平水韵]:下平七阳
[唐 音]:*tsɑng
[国 语]:cāng
[粤 语]:cong1
[闽南语]:chhong1
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滄;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641第29(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古文〕??【唐韻】七剛切【集韻】【韻會】千剛切,?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 又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又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又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又【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 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滄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