痾拼音
kē 痾部首 疒 痾笔画 12 注音
ㄎㄜ 繁体字 痾 部首笔画 5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撇捺横折竖横竖折横竖 痾的意思、基本信息 痾五笔86:UBSK 痾五笔98:UBSK 五行:木 UniCode:U+75FE 四角号码:00121 仓颉:KNLR GBK编码:AF7A 规范汉字: 痾的解释
● 痾
kē ㄎㄜˉ
◎ 古同“疴”,病。
◎ 宿怨;旧仇。
痾的汉语字典
[①][ē]
[《廣韻》烏何切,平歌,影。]
(1)疾病。
(2)病态,指畸形。
(3)毛病,缺点。
(4)宿怨,旧仇。
(5)用同“屙”。排泄(大便)。
音韵参考
[广 韵]:烏何切,下平7歌,ē,果開一平歌影
[平水韵]:下平五歌
[粤 语]:o1
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痾;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775第32(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廣韻】烏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阿。【玉篇】同疴,病也。【前漢·五行志】及人謂之痾。痾,病貌。言?深也。【後漢·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 又【集韻】阿个切,音椏。義同。 痾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