潎拼音
pì 潎部首 氵 潎笔画 14 注音
ㄆㄧˋ 繁体字 潎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中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捺横捺撇竖折竖撇捺撇横撇捺 潎的意思、基本信息 潎五笔86:IUMT 潎五笔98:IITY 五行:水 UniCode:U+6F4E 四角号码:38140 仓颉:EFBK GBK编码:9D87 规范汉字: 潎的解释
● 潎
pì ㄆㄧˋ
◎ 鱼游于水中:“呼童放鲤潎波去。”
潎的汉语字典
[①][pì]
鱼游貌。
[②][piē]
见“潎2洌”。
音韵参考
[广 韵]:匹蔽切,去13祭,pì,蟹開三去祭A滂
[平水韵]:去声八霁·入声九屑
[国 语]:pì,piē
[粤 语]:pit3
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潎;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48第29(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匹蔽切【集韻】匹曳切,?音?。【說文】於水中擊絮也。 又【揚子·方言】淸也。 又魚遊水貌。【潘岳·秋興賦】翫游儵之潎潎。 又【集韻】匹妙切,音勡。義同。【玉篇】波浪貌。 又【廣韻】芳滅切【集韻】【韻會】【正韻】匹滅切,?音瞥。潎洌,流輕疾貌。【司馬相如·上林賦】轉騰潎洌。【註】潎洌,相撇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以水激物。 【集韻】【韻會】或作?。?字原从攵作。
考證:〔【潘岳·秋興賦】翫游儵之潎潎。〕 謹照原文游儵改游儵。 潎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