餽拼音
kuì 餽部首 飠 餽笔画 17 注音
ㄎㄨㄟˋ 繁体字 餽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捺捺折横横折捺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餽的意思、基本信息 餽五笔86:WYVC 餽五笔98:WVRC 五行:木 UniCode:U+993D 四角号码:86713 仓颉:OIHI GBK编码:F072 规范汉字: 餽的解释
● 餽
kuì ㄎㄨㄟˋ
◎ 同“馈”。
餽的汉语字典
[①][kuì]
[《廣韻》求位切,去至,羣。]
(1)祭祀鬼神。
(2)粮饷。参见“餽饟”。
(3)通“饋”。进食于人。
(4)通“饋”。赠送。
(5)通“饋”。运送;输送。参见“餽糧”。
(6)通“匱”。指四谷不收,缺乏。
(7)姓。春秋晋有餽闻伦。见《淮南子·人间训》。
音韵参考
[广 韵]:求位切,去6至,guì,止合三去脂B群
[平水韵]:去声四寘
[粤 语]:gwai6
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餽;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24第04(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說文】吳人謂祭曰餽。 又【廣韻】同饋。【前漢·食貨志】千里負擔餽饟。 又貽也。【孟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又姓。【姓譜】晉中行穆伯攻鼓,餽閒倫欲因其嗇夫而下之不從。 又【集韻】基位切,音嬀。又歸謂切,音貴。義?同。 餽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