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
(乐)
lè ㄌㄜˋ
〈词性:形〉
◎ 歡喜、愉悅。如:“快樂”、“歡樂”、“樂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词性:名〉
◎ 快樂的事或態度。如:“人生一大樂”。《左傳•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樂。”
◎ 聲色情事。《國語•越語下》:“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
〈词性:動〉
◎ 笑。如:“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
◎ 喜愛。如:“樂於助人”、“樂於行善”。
● 樂
(乐)
yào ㄧㄠˋ
〈词性:動〉
◎ 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①][yuè]
[《廣韻》五角切,入覺,疑。]
“乐1”的繁体字。
(1)音乐。
(2)泛指音乐舞蹈。
(3)奏乐。
(4)指乐工。
(5)指乐器。
(6)指《乐经》。儒家六经之一。
(7)姓。战国时有燕将乐毅。
[②][lè]
[《廣韻》盧各切,入鐸,來。]
“乐2”的繁体字。
(1)快乐,欢乐。
(2)指使其欢乐。
(3)喜爱,喜欢。
(4)乐于,乐意。
(5)安乐。
(6)指声色。
(7)丰登。参见“樂2歲”。
(8)笑。
(9)姓(与乐yuè不同姓)。
[③][yào]
[《廣韻》五教切,去效,疑。]
“乐3”的繁体字。
喜好。
[④][luò]
[《廣韻》盧各切,入鐸,來。]
“乐4”的繁体字。
见“樂4託”、“樂4樂”。
[⑤][liáo]
[《集韻》力照切,去笑,來。]
通“療1”。“乐5”的繁体字。
见“樂5飢”。
音韵参考
[上古音]:药部来母,l?k
[广 韵]:五敎切,去36效,yào,效開二去肴疑
[平水韵]:去声十九效·入声三觉·入声十药
[唐 音]:*lɑk,*ngak
[国 语]:lè,yuè,yào,luò,liáo
[粤 语]:lok6ngaau6ngok6
[闽南语]:gak8,liok8,lok8,ngau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
樂(乐)
⒈ 歡喜,快活;快樂。樂境。樂融融。樂不可支。其樂無窮。樂觀(精神愉快,對事物的發展充滿信心)。樂天(安於自己的處境而沒有任何憂慮)。
⒉ 使人快樂的事情:取樂。逗樂。
⒊ 對某事甘心情願:樂此不疲。樂善好(hào )施。
⒋ 笑:這事太可樂了。
樂(乐)
⒈ 聲音,和諧成調的:音樂。聲樂。樂池。樂音(有一定頻率,和諧悅耳的聲音)。樂歌(①音樂與歌曲;②有音樂伴奏的歌曲)。樂正(周代樂官之長)。樂府(原是中國漢代朝廷的音樂官署,主要任務是採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後世把這類民歌或文人類比的作品亦稱作“樂府”)。
⒉ 姓。
樂(乐)
⒈ 喜好、欣賞。用於文言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樂(乐)
⒈ 地名用字:河北省樂亭、山東省樂陵。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