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字的意思

沌拼音 dùn    zhuàn    沌部首 氵 沌笔画 7 注音 ㄉㄨㄣˋ    ㄓㄨㄢˋ    繁体字 沌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捺横横折竖折 沌的意思、基本信息 沌五笔86:IGBN 沌五笔98:IGBN 五行:水 UniCode:U+6C8C 四角号码:35117 仓颉:EPU GBK编码:E3E7 规范汉字:3770 沌的解释


dùn   ㄉㄨㄣˋ
◎ 〔混(hùn )沌〕见“混1”。
◎ 〔沌沌〕a.水势汹涌的样子;b.浑沌无知的样子。

沌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ùn 
〈词性:形〉
(1) 愚昧无知 [benighted]。如:沌沌(昏昧无知的样子);沌乱(混乱)
(2) 另见 zhuàn
基本词义
zhuàn
〈词性:名〉
(1) 水名 [Zhuan River]。在湖北省。上游为东荆河,至汉阳县沌口注入长江
沌,水名,在江夏。——《广韵》
(2) 另见 dùn 

沌的汉语字典

[①][dùn]
[《廣韻》徒損切,上混,定。]
亦作“坉2”。
见“渾2沌”、“沌沌”。
[②][tún]
[《廣韻》徒渾切,平魂,定。]
见“沌2沌”。
[③][zhuàn]
[《廣韻》持兗切,上獮,澄。]
水名。在湖北省。

音韵参考

[广 韵]:徒渾切,上平23魂,tún,臻合一平魂定
[平水韵]:上平十三元·上声十三阮
[国 语]:dùn,tún,zhuàn,chún
[粤 语]:deon6
[闽南语]:tun1

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沌; 康熙笔画:8; 页码:页610第10(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音囤。混沌,元氣未判也。亦作渾沌。【揚子·太?經】渾沌無端,莫見其根。 又不開通之貌。【莊子·應帝王】中央之帝爲渾沌。【註】渾沌,無孔竅也。 又渾沌,四兇之一。卽讙兜也。本獸名。【神異經】崑崙有惡獸,名曰渾沌。 又【廣韻】【集韻】?徒渾切,音屯。水勢也。【枚乗·七發】沌沌混混,狀如奔馬。【註】波相隨貌。 又【博雅】混混沌沌,轉也。【孫子·兵勢篇】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 又【集韻】殊倫切,音淳。與純同。粹也。 又都困切,音頓。與忳同。愚貌。【老子·道德經】忳忳兮。或作沌。 又柱兗切,音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涉水,又逕沌水,口水,南通縣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又有沌陽縣,處沌水之陽,故名。 沌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基本字义

dùn(ㄉㄨㄣˋ)

⒈  〔混(hùn )沌〕见“混1”。

⒉  〔沌沌〕a.水势汹涌的样子;b.浑沌无知的样子。

造字法

形声:从氵、屯声

English

chaotic, confused; turbid, mur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