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字的意思

枸拼音 gǒu    gōu       枸部首 木 枸笔画 9 注音 ㄍㄡˇ    ㄍㄡ    ㄐㄩˇ    繁体字 枸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撇捺撇折竖折横 枸的意思、基本信息 枸五笔86:SQKG 枸五笔98:SQKG 五行:木 UniCode:U+67B8 四角号码:47920 仓颉:DPR GBK编码:E8DB 规范汉字:4156 枸的解释


jǔ  ㄐㄩˇ
◎ 〔枸橼〕a.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实长圆形,黄色,有香气,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香橼”。

枸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ōu
〈词性:名〉
盘错的树根 [twisted roots]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有木,青叶紫茎,…,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山海经》
词性变化
gōu
〈词性:形〉
(1) 通“钩”。弯曲 [crooked;curved]
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2) 另见 gǒu;jǔ
基本词义
gǒu 
另见 gōu;jǔ

枸的汉语字典

[①][jǔ]
[《廣韻》俱雨切,上麌,見。]
(1)木名。即枳椇。
(2)见“枸櫞”。
(3)见“枸醬”。
[②][gǒu]
[《廣韻》古厚切,上厚,見。]
(1)见“枸2杞”。
(2)见“枸2骨”。
[③][gōu]
[《廣韻》古侯切,平侯,見。]
(1)见“枸3橘”。
(2)弯曲。参见“枸3木”。
(3)盘错的树根。
(4)车的轴限。

音韵参考

[上古音]:侯部見母,ko
[广 韵]:古侯切,下平19侯,gōu,流開一平侯見
[平水韵]: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上声七麌·上声二十五有
[国 语]:jǔ,gǒu,gōu,qú
[粤 语]:gau2geoi2
[闽南语]:koD2

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枸;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7第12(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
【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音矩。【說文】木名。【詩·小雅】南山有枸。【陸璣·草木疏】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以爲醬。亦書作蒟。 又【正韻】忌遇切。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苟。【爾雅·釋木】枸檵。【註】今枸?也。【疏】一名苦?,一名地骨,服之輕身益氣。 又【集韻】【類篇】【韻會】?居侯切,音鉤。【宋玉·風賦】枳枸來巢。【李善註】枸,曲也,似橘屈曲也。【本草】枸橘一名??,人家多種爲藩籬。 又【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音拘。【揚子方言】車枸簍。自關而西謂之枸簍。 又【韻會】權俱切,音劬。【山海經】下有九枸。【郭註】盤錯也。 又斷木。見株字註。
考證:〔【方言】枸簍,車弓也。〕 謹照原文方言上增揚子二字。枸簍車弓也改車枸簍。 枸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基本字义

jǔ(ㄐㄨˇ)

⒈  〔枸橼〕a.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实长圆形,黄色,有香气,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香橼”。

其他字义

gǒu(ㄍㄡˇ)

⒈  〔枸杞〕落叶小灌木,叶披针形,结小浆果,成熟时红色,称“枸杞子”,可入药;根皮称“地骨皮”,亦可入药;茎叶嫩时可食。

⒉  〔枸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长椭圆形有三、四个硬刺,开小白花,有香气,果实球形供观赏,叶入药。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句声

English

kind of aspen found in Sichuan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