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拼音
chóu 詶部首 言 詶笔画 13 注音
ㄔㄡˊ 繁体字 詶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捺撇捺竖捺竖 詶的意思、基本信息 詶五笔86:YYTH 詶五笔98:YYTH 五行:金 UniCode:U+8A76 四角号码:02600 仓颉:YRILL GBK编码:D497 规范汉字: 詶的解释
● 詶
chóu ㄔㄡˊ
◎ 古同“酬”。
◎ 古同“筹”,计算。
詶的汉语字典
[①][chóu]
[《廣韻》市流切,平尤,禪。]
[《廣韻》承呪切,去宥,禪。]
(1)回答;应答。
(2)报偿。
(3)实现。
(4)通“籌”。计算。
音韵参考
[广 韵]:市流切,下平18尤,chóu,流開三平尤常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粤 语]:cau4
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詶;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159第07(点击查看原图) 的拼音:【唐韻】市流切【集韻】【韻會】時流切,?音讎。【說文】譸也。【玉篇】詶答也。【廣韻】以言答之也。【後漢·崔駰傳】亦號咷以詶咨。【南史·謝?傳】彼上人者,難爲詶對。【北史·劉芳傳】詶答論難。【元包經】誥之詶,後言以答也。【註】詶,與酬同。 又【廣韻】【集韻】?承呪切,讎去聲。義同。 又【集韻】【正韻】?職救切,周去聲。詛也。與祝、呪?通。 詶的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